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山携谢公妓,竹似阮家林。


花发日初暖,鸟啼春欲深。


朱樱连叶摘,绿酒带醅斟。

忆昔司酒毋,濒湖赋官屋。


颇如贺知章,上疏得湖曲。


诗虽竟坐穷,天亦稍从欲。

得路到深寺,幽虚曾识名。


藓浓阴砌古,烟起暮香生。


曙月落松翠,石泉流梵声。

野人一过竹林寺,无数竹枝生白烟。


江近玉龙埋碧草,月明黄鹤下芝田。


树衔宿雨啼山鹧,花落春风老杜鹃。

山僧业静者,翛然无世氛。

朝疏淇澳雨,暮浣潇湘云。

老可湖州笔,为竹写清芬。

深林霁初霭,氤氲逗萝径。


烦熇遍朱火,爱此山中静。


拂石云共眠,横琴鸟皆听。

送客出西郊,天气为我佳。


穿林看修竹,偶与群贤偕。


邂逅适我愿,三杯写幽怀。

红尽桃初实,青浓柳欲花。
春归人迹少,山远市声哗。
空有前朝树,难寻处士家。
市尘不碍古招提,笑踏西风暂此栖。
松喜客来如解语,鸟知僧定不曾啼。
问禅爪向维摩合,觅句头因领当低。
雨气含凉暑气微,小南门外叩僧扉。
携樽有约同消夏,听磬无言共息机。
竹影环阶青欲滴,苔痕上壁翠成围。
左右蜗蛮战,晨昏燕蝠争。
九星宁曲照,三洞独何营。
世事嗟兴丧,人情见死生。
万古英台面,云泉响佩环。
练衣归洞府,香雨落人间。
蝶舞疑山魄,花开想玉颜。
西天即在海东关,记此沙门旧日颜。
竹径缝云围世界,溪桥渡水出人间。
梵音了却忙中闹,鸟语吟馀静里闲。
春馀景物尚芳华,写景词工语不夸。
绮馔玉樽筵秩秩,碧梧翠竹影斜斜。
湖山风月须频赏,南北车书已一家。
古寺隐丛篁,石径逶迤碧藓荒。
夹道松枝低拂幰,苍凉,清露沾衣湿不妨。
缓步上回廊,老衲相邀入竹房。
挈伴寻春出郭游,寺门高耸接平畴。
梵钟响彻松阴外,玉磬音传佛座头。
嫩竹遥连村树绿,清溪倒映暮云浮。
古寺白云里,寒蝉满树吟。
溪回初渡月,花落忽惊禽。
棋局延清夜,琴张寄素心。
半世飘蓬笑此身,情深月夕与花辰。
天心数点参禅奥,石上三生悟夙因。
竹影撑云惊睡犬,鸟声啼柳醒行人。
天公容我懒残身,评酒敲诗为禊辰。
话到梅花空色相,修来明月认前因。
风流自昔归才子,韵事何须逊古人。
细雨廉纤步湿堤,招携胜侣入梵西。
碍林碧障千竿竹,绕刹清流一曲溪。
滴沥山泉珠液细,空蒙树色野云低。
千竿缘竹一湾溪,掩映禅房绕曲堤。
烟湿翠园花隐隐,云深碧涧草萋萋。
无营只觉幽怀旷,自在惟闻好鸟啼。
洒洒词源峡水倾,何时幸望遂班荆。
却嫌不舞羞知己,愿让高轩御李生。
一霎狂飙破晓阴,春光极目几千寻。
会须胜事追莲社,更约幽人访竹林。
渺渺平田涵白水,萧萧苍桧聒清音。
流年忽忽又残春,策杖郊原肯厌频。
往古来今何足校,闲花幽草自争新。
旋开酒蚁成高会,共解名缰作逸民。
极目尽天际,风烟杳霭间。
水光清滉日,野色远连山。
白鹿今何在,高僧此独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