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灵源韫秀异,杰出闽粤间。


神功谢镌凿,妙境森回环。


曲磴下窈窕,高岩上孱颜。

碧海吸长江,清波逾练净。


我为鼓山游,潮落初放艇。


连峰翠崔嵬,倒影涵玉镜。

才出尘来尚未知,渐攀藤竹渐临危。


伏流似是龙藏处,古树应无春到时。


谁把石崖齐刬削,直教云气当帘帷。

水曲桃花暗,灵岩信有仙。


虫书留古洞,鹤驾去何年。


白犬眠金灶,苍龙饮玉泉。

鼓山今夜月,照见宦游情。


僧榻尘稀到,松风韵自清。


谷虚疑有守,城远不闻更。

何处不堪老,浮生空自忙。


石门开洞古,松径绕云长。


恋恋情何极,看看世欲忙。

爱此灵源洞,真成烂熳游。


名儒书未剥,仙子迹还留。


喝水僧何去,栖禅窟自幽。

开山谁是祖,拂袖我今来。


纵饮宁辞酒,欢书已破苔。


悬崖搜古迹,绝涧洗黄埃。

旋制茅根笔,悬崖欲大书。


老怀堪尽展,绝景更何如。


云水真无性,乾坤是客居。

石鼓山前兴,经旬念未酬。


片云来倏忽,空翠任迟留。


万象归杯酒,千峰豁醉眸。

幽绝灵源洞,清游得未曾。


摩厓纷往记,说法自神僧。


阁接闻思近,斋犹听水称。

洞藏青嶂里,路出白云层。
苔色侵禅榻,松阴暗佛灯。
树撑危石坠,藤束古崖崩。
南郭人何处,东山屐已非。
春风忆苕水,夜月梦芦矶。
以我招寻惯,如君同调稀。
洞府跨仙源,溪流绕山去。
莫放桃花红,时人恐知处。
不逢逃世者,空纪遇仙桥。
缨濯龙池洁,笙听鹤岭遥。
居人全类古,生业半为樵。
一径寻源入,昔人此避秦。
衣冠今孔道,车马日生尘。
涧水难容艇,渔郎孰问津。
涉险何如过虎牢,白云堆里著身高。
登临我欲招元亮,谈笑时能接李翱。
人境下看犹粟粒,洞天西去有蟠桃。
泉声一路和吟声,可是山云未放晴。
倦客难攀千丈壁,游仙空负十年盟。
草庐不信无龙卧,松径微闻有鹤鸣。
解带临风卧看山,梦魂飞不到人间。
云蒸空翠和衣湿,石漱泉声透骨寒。
解语灵禽如有诉,倦飞野鹤自知还。
洞中有清水,流不到人间。
洗药供杯酌,丹成见大还。
桃花产灵洞,开落已千秋。
欲觅栽人处,唯看水上流。
茶瓯唤起清昼眠,涧松岩竹谈幽禅。
秋曦忽随壮士臂,暮景已入诗人肩。
尘缘咄咄鱼吞饵,胜事堂堂驹着鞭。
渔郎何处问迷津,流水桃花小洞春。
当日避秦人不见,青山曾见避秦人。
一曲渔歌何处听,夕阳欲尽万峰青。
云间采药扶鸠杖,松下调丹注鹤经。
鬼凿神镵巧更纡,直疑有路到华胥。
坐来浓翠沾衣冷,恰似飞来秋意初。
细数峰峦到石门,缓移屐齿步云根。
一樽浊酒林间坐,古木苍萝日月昏。
路入灵源洞壑深,侧攀岩磴度嵚崟。
凭陵万里烟尘外,虚豁一生江海心。
鸡溆风涛长荡薄,雁湖岛屿半浮沉。
屴崱峰头万丈梯,上方高与白云齐。
青山尽处海门阔,红日上来天宇低。
喝水无人空宴坐,磨崖有客漫留题。
鸣桡昼下白马渡,仆夫指我桃花源。
洞门八里步窈窕,不与尘世通朝昏。
乔松方竹递根裔,野鼠窃返神丹魂。
雨湿山花香满林,崔嵬古洞锁烟深。
偶逢再问寻津处,便得探奇选胜心。
鸟唤枝头闻杜宇,泉流涧底泻鸣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