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旧游淮水东边月,高照升龙道士家。


丹灶火光穿树木,石坛幡影走龙蛇。


虾须卷夜收云气,仙掌擎秋泻露华。

三月晦日春欲还,深林百鸟鸣间关。


绿云迷合紫溪岭,白雨遥挂乌石山。


山高雨落不到地,万壑千岩洒飞翠。

车辗空林响,深愁虎豹闻。


路从山鬼问,身与仆夫分。


日气含残雨,天葩散白云。

归路依微取次寻,前山日日厌登临。


寒经索岭霜林静,瘴入盘江昼雾深。


古驿荒凉惊岁晚,野云容易结秋阴。

晓发潺湲亭,夜宿潺湲水。


风篁扫石濑,琴声九十里。


光奔觉来眼,寒落梦中耳。

晓发潺湲亭,夜宿潺湲水。


风篁扫石濑,琴声九十里。


光奔觉来眼,寒落梦中耳。

一水萦不断,千岩翠相扶。


孤篷载雪归,我昔见画图。


今年两经行,明晦自惨舒。

昔人乘雪往,而我溯风行。


万壑穿云转,孤舟与石争。


鱼游寒水见,鸥立夕阳明。

老病不能求药饵,朝昏只是但焚烧。


不知谁为收灰骨,垒石栽松傍寺桥。

万重千叠红霞嶂,夜烛朝香白石龛。


常寄溪窗凭危槛,看经影落古龙潭。

山门摇落空,霜霰满杉松。


明月行禅处,青苔绕石重。


泉声喧万壑,钟韵遍千峰。

男儿有泪不染竹,当作包胥贾生哭。


湘源遗种虽可爱,节目尚馀儿女态。


谁能千里移此根,出门又恐添啼痕。

西风吹冷峡山云,红叶清溪点缀新。


惟有白头溪里影,至今犹戴玉台巾。

染晴波色重于蓝,烟坞人家屋两三。


明月在山天在水,后回休睡泊溪南。

行尽维州旧日边,偏桥攲险朔风颠。


病躯自觉生寒粟,冻手时惊坠马鞭。


两鬓霜华犹故态,三边使节又频年。

历险攀危不惮难,眼中风景足盘桓。


两山夹涧泉声响,一径穿云树色寒。


出洞蛮音如鸟语,锁崖古木作龙蟠。

风雨阻征途,辛勤任老夫。


人踪时灭没,山色半模糊。


水阔来帆小,天长去鸟孤。

日日邮亭路,年年异国春。


头颅多白发,吟袂半缁尘。


水鹤声闻野,山花香趁人。

何处问鳌溪,风烟入望迷。


碧云山远近,芳草路东西。


日暖曝禽翼,沙乾快马蹄。

得势茅欺蕙,安居爵笑鸿。


吾年已如此,役役又西东。

山束溪流窄径迂,眼前景物入诗无。


田中蝌蚪古文字,柳下舂锄新画图。


巨室储茶供客贩,小旗夸酒诱人沽。

朝日晖江路,平林映远山。


宿云收不尽,高鸟与俱还。


秋草弄幽色,寒松有好颜。

桂花风定暮云闲,夜静江声鹤未还。


天上月明秋似水,时闻玉佩出松关。

出山细雨复斜阳,道上茱萸也自香。


远客漫嗟同泛梗,故人何意共持觞。


芙蓉秋水才难并,騕袅春云兴不忘。

雨过池南绿涨肥,水沉香袅午风微。


闲来自拾青松子,惊起梢头独鹤飞。

深深黄竹两三家,丘陇高低径路斜。


犬吠柴门枫叶下,一篱寒日蔓丝瓜。

虎峰龙洞互绵联,常是高低落照边。


最爱武溪溪上看,锦屏一片倚青天。

岸上谁家掩素扉,鸟啼浑似惜春晖。


日斜深巷无人过,时见梨花一片飞。

门对龙湾雪未消,乱山寒日思迢迢。


道人神气如春酒,自倚梅花品玉箫。

白石苍苔一径荒,鸟啼仙馆落花香。


新来抽得西林笋,更比琅玕数尺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