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时平容易度雄关,拍马河潼自往还。


一曲纁黄瓜蔓水,数峰苍翠华阴山。


登陴筑版丁男壮,呼酒烹羊守吏闲。

蔽日乌云拨不开,昏昏勒马度关来。


绿芜径路人千里,黄叶邮亭酒一杯。


事去空垂悲国泪,愁来莫上望乡台。

上有苍苍山,下有浑浑流。


两崖类筑甬,中道才容辀。


关门密相望,设险非一秋。

咸东天险设重关,闪日旌旗虎豹闲。


隘地黄河吞渭水,焱天白雪压秦山。


旧京想像千官入,馀恨逡巡六国还。

河上关门日日开,古今名利旋堪哀。


终军壮节埋黄土,杨震丰碑翳绿苔。


寸禄应知沾有分,一官常惧处非才。

重冈如抱岳如蹲,屈曲秦川势自尊。


天地并功开帝宅,山河相凑束龙门。


橹声呕轧中流渡,柳色微茫远岸村。

崤函东去通伊洛,谁道潼关铁壁坚?


秦地山河夸百二,周家虎旅仅三千。


传烽正苦征兵日,归马空思偃武年。


欲问升平资庙算,休寻华岳睡中仙。

凭栏吊古望咸阳,秦焰才消又汉唐。


四塞雄关虚锁钥,万年王道是金汤。


连营边徼勤输挽,屈指乾坤几战场。

单马潼关会,阿瞒来送虏。
不恨事无成,但恨事不武。


马将军,人中虎。

潼关天作险,此地复楼台。


一径云中度,三川日下来。


东迁周左计,先入汉雄材。

高城拂曙乱鸦啼,别酒临风征马嘶。


使节天边云渺渺,王程春暮草萋萋。


黄河南去晋山断,紫塞西连秦树低。

洞壑双扉入到初,似从深阱睹高墟。


天开白日临军国,山夹黄河护帝居。


隋炀远游宜不反,奉春长策竟何如。

行客起看仙掌月,落星斜照浊河泥。


故山远处高飞雁,去马鸣时先早鸡。


关柳不知谁氏种,岳碑犹见圣君题。

百二关城借使权,河山半在节楼前。
仙人掌上浮云过,玉女池头片月悬。
旧好几家留笔札,中原何地问櫜鞬。
书来悽楚日,掩镜恨孤鸾。
玉匣伤春晚,瑶妆罢夜阑。
把箫空有忆,撤瑟不成欢。
登高闻汝在关城,重镇今屯十万兵。
霜角晓声临虢略,露盘秋色傍秦京。
千山白雁书犹寄,一院黄花径欲成。
鸣珂何地忆相从,南北重阳不可逢。
河上霜应流九曲,阁前花自削三峰。
酒钱肯送陶元亮,官粟堪归邴曼容。
潼关天险带河流,锁钥秦川扼九州。
三晋清光临古渡,二华晴翠满城楼。
风腥铁马华阴戍,波涌娲陵绿水洲。
信马垂鞭意自闲,远青惟见少华山。
芃芃禾黍千村秀,始识黎氓处处安。
二十年来忆华山,扬鞭西笑入秦川。
浮云何苦深遮闭,岂是三峰不好贤。
重关高耸玉绳低,曙色微分柳外堤。
远道有人催去马,清时无客效鸣鸡。
帝城瑞日瞻来近,亲舍孤云望欲迷。
本欲云雨化,却随波浪翻。
一沾太常第,十过潼关门。
志力且虚弃,功名谁复论。
孤城天下脊,门倚夕阳开。
峻阪盘云去,长河裂地来。
乘时须守险,重镇亦需才。
巨方信天开,嵽嵲土山口。
岂惟控内外,势不漏飞走。
一夫或当关,可敌万夫守。
途长连日苦炎蒸,一雨东来喜不胜。
添作河流黄万顷,洗开华岳翠千层。
檐垂银竹光如玉,簟展桃笙冷似冰。
一雨崤函底,风沙放我过。
岳神犹假借,官吏莫谁何。
堑断思航渡,城坚戒石摩。
曦驭循黄道,星陈引翠旗。
济潼纡万乘,临河耀六师。
前旌弥陆海,后骑发通伊。
河浑浑,关崿崿,太古已来神禹凿。
前车未行后车却,去马一鸣来马愕。
自从虎视继龙兴,周道不复如砥平。
扶舆两戒望中分,终古雄关峙独存。
白帝三峰尊太华,黄河一气走昆仑。
盘雕沙碛闻传箭,散马秋原见列屯。
云薄关门紫气长,帝枢曾此撼岩疆。
河经百二开天地,华枕西南锁雍凉。
戍火忽移函谷月,征车多带灞亭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