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叹息瑶冈下,斯人不可寻。


故床芸帙在,新冢蔓丛深。


有弟求哀诔,无人续苦吟。

白藏令萧辰,中野始黄萎。
芳尘息座隅,悄焉伤永逝。
颓阳永无旦,感此重泉闭。
贞士托嘉尚,高节若平生。
抗志在初服,岂必为荣名。
日暮野踟蹰,道旁数屏营。
三贤庙里赵家干净土,太岁在亥民无主。
龙为鱼兮鼠变虎,无赖参军作开府。
长江上下传之羽,日星倒落天无柱。
象阙星辰,凤台春色,觚棱仙掌金茎。
琼林侍宴,天语记叮咛。
日近龙颜开霁,红云拥、雉扇鸾停。
李家池头去年别,大风扬沙天欲雪。
赠我鲤鱼三十腮,杨柳穿来带寒血。
今年八月芝山楼,我欲少住君不留。
想到中天禅让时,皋夔依旧列丹墀。
末流忽变唐虞世,可惜先生未及知。
衰季难将节义论,伊谁誓死戒儿孙。
一衿冷落沧江畔,也有心肝奉至尊。
吾邑称忠义,于今三百年。
忍看亡国惨,休笑匹夫颠。
君父魂常保,妻拿梦早捐。
举世无奇节,纷然莽大夫。
负恩谈革命,高蹈属吾徒。
五代非纯史,三纲托古愚。
碧澜堂下即吴兴,十里芙蓉绕石城。
山简归时应倒载,条侯醉后尚谈兵。
蘋洲雨过秋闻雁,橘里春深晓候耕。
当宁原无负扆才,仓皇退避剧堪哀。
虐非嬴政楚氛恶,位摄刘婴汉祚颓。
禾黍从新沾雨露,栋梁如故荷栽培。
莽莽乾坤作战场,争雄南北欲分疆。
似闻袖诏来陶谷,无复挥戈继鲁阳。
六合纷纭完独往,千秋名义重三纲。
鄂州兵动卓旌旗,芒闪欃枪射紫薇。
周鼎已沦惟一死,商芝不采竟全归。
圆光秃顶新官制,秋色惊心旧禁闱。
政策纷更忧变夷,祸胎隐伏有谁知。
横流苦乏扁舟渡,倾厦伤无一木支。
草野犹思周正朔,朝廷已改汉官仪。
三贤庙里旧论文,坛坫尘封冷夕曛。
留作君家干净土,他年香火与平分。
忍死须臾大节更,君家承旨尚偷生。
流传书画人争宝,试比君名孰重轻。
汉帜高张万众欢,伤心独自泪汍澜。
可怜十载寒窗士,乞丐投河一例看。
十战秋风落拓身,青杉襟上泪痕新。
到今报国摅忠愤,还是当年下第人。
一死不足惜,千秋大义存。
楚氛当日恶,大地霎时昏。
衰世无忠节,荒庵有荩魂。
独留正气动乾坤,虽死犹生节义存。
漫说弹冠非贡禹,青衿一领亦君恩。
共和创自楚江边,殉节沙洲有隐贤。
殷士裸将孤竹死,伤心绝食首阳巅。
讲学风开郑太常,胶庠继起共流芳。
三贤泉下应含笑,此事荒庵也有光。
记得门停问字车,当年同社有谁如。
数行磊落传家训,抵得文山衣带书。
西风陡起白旗飘,抱木今重见鲍焦。
留得吾邦忠义字,两间正气未全销。
山河颠沛战龙蛇,血雨腥风动暮笳。
不惜残躯拚报国,特留遗训为安家。
松高别具淩霜干,葵老犹存向日花。
惨睹中朝大命倾,匹夫有责矧公卿。
哀时不尽生前痛,洁己遑论死后名。
甘效采薇思凛节,竟同填海为输诚。
一死泰山重,如君讵有涯。
文章新气节,忠义旧邦家。
野水回秋意,空梁绵岁华。
三峨直上片云飞,飞过匡庐惹住衣。
我亦朱轓暂容与,山南山北判清辉。
山光水色借春妍,登尽参差下九天。
共看玉泉香案吏,重来点检白云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