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萧萧江上雨,急点振林寒。
把酒话今夕,临风怀古欢。
沧波秋已晚,红烛夜初残。
扪读冰壶句尚存,虚亭人坐水云昏。
沙头一雁丛芦没,江上千峰落日吞。
扫叶深林逢白足,扶藤危磴引青猿。
船从京口渡,水向海门流。
岛屿一篝火,芙蓉三面楼。
潮随明月上,山入大江浮。
江到海门尽,樵岩江上浮。
苍松包古寺,清磬响中流。
星月双峰冷,烟波四面秋。
昔我视学圣人邦,获观礼器心则降。
丁卣已爵灿成列,奇文斑驳声琤瑽。
连朝阻雨瓜洲宿,雨霁同君共涉江。
寒影一楼风色厉,惊涛两岸客心降。
悬崖树老根全拔,废苑钟销僧不撞。
江神庙前江月寒,汉女红妃踏浪还。
永夜鱼龙朝绛节,四天笙鹤响秋山。
波声隐隐银河上,云气亭亭帐殿间。
游山慕谢公,此愿矢自昔。
荏苒阅三载,始著登临屐。
秋爽最宜人,寥廓豁心迹。
大海矗双峰,登临兴不穷。
置身天地外,放眼水云中。
仙境初疑接,尘心到此空。
避世高人故隐居,瓜牛今日更无庐。
石门夜话寻禅榻,一苇江天纵所如。
眼底金焦几变迁,旧游如梦梦如烟。
幽情付与葵霜老,古寺残阳听暮蝉。
欲极苍江胜,扁舟指翠微。
潮声迎石怒,风力挟帆飞。
海近龙归钵,山空鹤守扉。
绝顶临高阁,苍茫入望收。
山含太古意,月照大江秋。
云水通呼吸,帆樯自去留。
到此游踪倦,山椒旧有亭。
一椽聊可憩,四达不为扃。
石佛低眉坐,云君招手停。
昔爱山樵书,今踏山樵路。
江边春事动,梅柳皆可赋。
荦确石径微,白浪洒衣履。
客星底事犯宸居,输与焦君卧草庐。
万树遮山难觅寺,百川入海此归墟。
浮沉心事盟鸥鸟,献替功名愧䱥鱼。
万顷苍茫一岛孤,潭潭云海现毗卢。
问君吸尽西江水,中有曹溪一滴无。
昔年携客寄僧龛,败屋疏篱一草庵。
白首重来看修竹,连山楼观亦眈眈。
江势东倾剧建瓴,中流岩壑隐禅扃。
游僧谁渡降龙钵,过客争摸瘗鹤铭。
修竹捎云凌北固,桃花吹浪涨南溟。
窗影江光四面开,虚空无处得生埃。
依依山顶云飞去,隐隐海门潮上来。
喷雪浪捶藏鹤冢,落花风扫炼丹台。
四面江光不住尘,中流拥护有波神。
画家点染图多赝,诗老形容语最真。
丹井泉来冰熨齿,石床云卧浪摇身。
舟行依岸曲,积气一峰孤。
日烈秋容老,霜寒木叶枯。
闲云留佛宇,幽鸟借僧餔。
丹石无光古刹存,芦沙渔鼓□朝昏。
江淮门户天分合,日月轩窗海吐吞。
山足半沉曾瘗鹤,云腰中断可呼猿。
金山据上流,怒挟汀声东。
焦山护海门,坐折千里冲。
两山势欲合,盛气薄苍穹。
吾闻海中之山名黛舆,八纮九野水所输。
沙痕蕝石记千古,尧水滔天才一濡。
西潴七泽并淮湖,南倾百粤包荆舒。
岁为兹山一再登,渡头飞阁独相凭。
云生江海交流处,人在松萝最上层。
残雪既能留野客,春风先与报山僧。
早鞍沾宿霭,夕楫漾晴晖。
岁稔登新谷,山寒御夹衣。
幽威广殿角,高遁故庵扉。
野旷天平入,潮生海倒流。
帆馀闽峤色,雁带玉关秋。
斋近乌鸢集,渔残网罟收。
滚滚数行泪,远为杨焦山。
反复读谏草,五内皆潸然。
自昔如弦直,累累死道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