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欲解绨袍换绿衫,梅花明月夜毿毿。


不因赵氏连城在,那得尊前听玉簪。

画槛参差照绿苔,三山何处问蓬莱。


朱颜骤向新春合,红拂偏宜静夜来。


风袅梅香萦玉砌,月穿萝影度瑶台。

绣柱雕栏夹画图,幽栖河上擅菰芦。


壶觞元亮开三径,舟楫陶朱泛五湖。


草色共悲吴苑废,花枝犹傍越台无。

痛饮狂歌白日酣,何人同住百花潭。


明妆陈女开金屋,妙舞羊姬弄玉簪。


满架荼蘼风乍入,当庭杨柳月初含。

名花十院尽蛾眉,美酒金樽照陆离。


雾里双鸾腾玉阙,云中八骏下瑶池。


参差赵瑟传情远,缥缈秦笙度曲迟。

娟娟秋兰花,绿叶何披猖。


沙鹭明玉羽,冰蚕吐丝肠。


倩盼宜素绚,追琢少金相。

石砌秋新展绿衣,绿衣凉矗嫩琼飞。


低抽叶面几丛矮,高丛花头二寸肥。


月下自矜明艳盛,坛边谁认堕翘非。

玉簪花映清凉国,露泼冰姿日未升。


只是旧时香世界,水沉香气自薰蒸。

山辉本是因藏玉,幸不簪冠到石门。


素色岂嫌风味薄,一枝斜傍自黄昏。

金线草头蜂展翅,玉簪花颔鹭生儿。


窗前野草皆天巧,也有闲人为赋诗。

月女乌云滑,瑶笄坠许长。


花神藏不得,清露一帘香。

冠轻钿小额涂鸦,院静风微桂月斜。


一带秋林香露滴,玉人来摘玉簪花。

秋窗梳罢绿云鬟,贪玩芳丛暝不还。


遗却玉簪无处觅,低头误拾在花间。

蜜白凝肪,犀黄点粟,幺莺弄影翩舞。
贮恨能深,含情不卷,恍听小琼低语。


断来响腻,并堕梦、纤无寻处。

月娥新琢玉,何夕忽遗簪。


斜插风鬟湿,蟾宫底处寻。

遥看疑是梅花雪。
近前不似梨花月。
秋入一簪凉。
扁舟伊轧乱秋声,花下新凉暑不侵。
浓叶衬成螺展髻,芳苞拆尽玉垂簪。
谁将茉莉评高下,未必清香较浅深。
翠钿琼葩别样芳,凉风微雨淡梳妆。
姮娥夜半朝天阙,应有遗簪坠帝旁。
欲访招提倦不禁,空怀落落海潮音。
如今不作维摩病,犹记年时赋玉簪。
根啮棱棱石,香衔寸寸心。
误人猜落蕊,眩眼拾遗簪。
掬水滋繁种,柔枝倚短岑。
月露洗沐秋容净,姑山初逢冰雪仙。
风流水部与藻饰,从此梅花应并传。
未开黄钿紫冠小,谁与幽人作好秋。
一笑相看两不厌,翠云堆里玉搔头。
金谷坠楼人已远,楼前首饰尚堪寻。
谁家玉面雪肌女,淡扫蛾眉方称簪。
谁将白玉簪,弃掷瑶阶下。
疑是绮窗人,绿发朝来把。
谁把冰霜撚作花,飘然态度擅天涯。
绮琴声寂存瑶柱,纤指娇盈出绛纱。
自信素娟忘俗状,肯从朱粉向人夸。
银箭微攒雪作花,袭人香气透窗纱。
夜深明月来相照,一伞高擎玉吐华。
孤洁偏因霜露成,春花无数不知名。
只应新沐弹冠客,要尔相宜一倍清。
蓝田故有他山错,瑶旆琼旒碧玉干。
左紫姚黄满金谷,野人留取伴鸡冠。
姑射山前旧约非,秋风满意未成归。
仙人一去无留迹,堕珥遗簪作雪飞。
日日花前醉赋诗,多情休诵北山移。
沾巾不要时人学,独为秋香插一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