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前年磬湖新雨歇,独绕湖边待明月。
夜深云散月华来,疑是山阴踏晴雪。
去年锁宿校群英,冰娥于人亦有情。
年年秋半在长安,今夕园林且尽欢。
一笑团栾人似月,十分潋滟酒生澜。
遍簪丹桂香巾袂,尽吸清辉澡肺肝。
中秋自古月华好,何况浮云扫碧天。
不比寻常三五夕,须知潋滟十分圆。
画檐影转犹宜饮,银汉辉斜未忍眠。
云净天既碧,境幽月逾光。
未数钴鉧潭,不羡桂子堂。
霏霏香雾横,蔼蔼明辉扬。
西风细逐桂枝生,秋月圆从屋角明。
欢伯向人端有意,素娥于客亦多情。
试吟飞鹊南枝句,更听春蚕食叶声。
无端玉叶连天起,不放金波到晓流。
暗惜蚌胎沈海面,仰思鹏翼破风头。
露冷残萤堕,天清早雁来。
月随潮汛满,花傍酒尊开。
万里瞻牛渚,三山忆凤台。
胜境缘人绝,高情与世违。
携来习池酒,兼得少陵诗。
美在浑无度,狂多不觉疲。
路绕滩声久未经,今来同上四愁亭。
秋江水抱明明月,碧汉风吹落落星。
低树拂檐敲铁马,远灯移影到艮屏。
风雨良宵大半妨,清秋此日对团光。
百年几度见明月,千里相思在异乡。
按曲双鸾回素羽,掠舟孤鹤振玄裳。
见月令人写百忧,况逢良夜半三秋。
星河有路通蟾阙,云海无波涌蜃楼。
老桂一枝容手折,仙槎万里谩神游。
长庚之星光配月,何年降精生李白。
倏向人寰汗漫游,骨异神清本仙谪。
平生爱月如嗜饴,老蟾流辉沁诗脾。
江边岸帻看明月,曾记当年到广寒。
万里夜郎天似水,举头何处是平安。
银汉盈盈影蘸堂,新秋重举旧时觞。
浮云薄扫千峰净,桂子潜飘万户香。
羽扇暂停鹑火歇,山楼新度雁声凉。
孟冬寒未肃,山月好晴光。
落木无留影,疏花暗有香。
远峰分霭色,近郭失岩霜。
霄汉悬冰镜,玲珑照锦城。
秋飙凉似洗,梧叶落无声。
绮席流辉湿,金波碎影明。
朝来钟鼓报新晴,千丈红霓晚更明。
石径碧桃浑欲语,屋梁高燕若含情。
悬车莫问风尘恶,击壤今逢海宇清。
万古中秋又到今,几人文字酒同斟。
青衿满座多新益,白发缇袍祇旧心。
入眼秋光虚半度,是谁驹隙爱分阴。
携酒联吟对月明,凭栏四望水盈盈。
蟾蜍穿柳争先漏,蘋藻搴荷自在行。
夹岸桥低花露覆,沿堤人静桂香生。
记得寻常月,原多朗朗情。
正逢秋皎洁,分外影光明。
叶已梧桐脱,声才蟋蟀鸣。
此夜月如昼,有人同倚楼。
山河万古色,天地一轮秋。
尽赏兴不足,醉看身欲浮。
一月那知几日明,望舒端正对佳晴。
池台跬步城无禁,纵病何能不动情。
西桥小小似垂虹,十里薰风胯下通。
万盖红妆都不看,壶公立在月明中。
痴雨顿晴如有约,素娥虽老更多情。
何人肯向雪中看,已作新年满意明。
琅玕衣袂竹方床,热恼肝脾顿得凉。
谁送苕溪来枕畔,轻裘短棹水云乡。
露气盘空月堕烟,开轩移榻卧檐前。
近来不虑消磨尽,空洞胸怀但贮天。
山头团团上明月,偏与行人照离别。
月华只是寻常明,照人离愁愁思盈。
千古万古是个月,如何有愁有欢悦。
春池细雨柳纤纤,手倦挥毫日上帘。
想得停杯江海夜,月明照见水晶盐。
桂影婆娑白兔闲,九霄风露满江山。
斗牛直上天悬近,河汉西流夜莫攀。
织女机丝清浅际,姮娥宫殿有无间。
夜深云散碧天开,月影沈沈入酒杯。
风露半天成颢气,干戈满目起尘埃。
分明沧海浮双岛,隐约严滩见两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