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原头铁骑气如云,妖祲西来白昼昏。
千里西风吹战血,半营残月照城军。
灶寒尚认飞仙迹,骨冷难招猛士魂。
登庸楼上方停乐,新市堤边又举杯。
正是离情伤远别,忽闻台旨许重来。
此时暂与交亲好,今日还将简册回。
竖子未鼎烹,大君尚旰食。
风雷随出师,云霞有战色。
犒功椎万牛,募勇悬千帛。
烟浪云涛不尽头,夕阳残垒总生愁。
英雄一去成今古,忠义千年贯斗牛。
枫叶芦花秋瑟瑟,龙舟凤舰水悠悠。
驰驱入里甫初冬,岁满一尊三径松。
归客昔年为逐客,司农今日喜明农。
朝中局变心偏异,海上波恬睡转浓。
冬来震索幸恩覃,新甲重临兴倍酣。
圣主龙飞元及四,老臣马齿七加三。
忽逢白雪飘金殿,且向黄扉扣玉簪。
旅迹原无定,衰情此更加。
飘零逢岁夜,惆怅宿君家。
醽斝春生绿,风扉雪度花。
月食秋将半,埋光及晓钟。
潮停望舒御,桂尽吴刚锋。
掩抑悲银兔,清辉付烛龙。
消息经年隔,愁心百郁盘。
八行书忽至,万镒金同看。
鸡肋予何味,鹏翀尔展翰。
南园长日对梅花,好似林逋处士家。
岂有高人能醉酒,同来此地酌流霞。
闲阶忽睹轩车至,逸韵偏令野兴赊。
忆昔龙舟驾海涛,六飞曾此拥旌旄。
雨中谢峡青山暮,岛外厓门白浪高。
岸草旧埋金箭镞,浪花新逐锦征袍。
岁除那可守,聊坐小堂寒。
椒酒春先到,梅花兴未阑。
三旬明忽满,几刻夜将残。
激烈忠魂逝奕英,啼鹃血破月三更。
置君覆社知谁是,报国捐躯岂论名。
岸草无心风泣笛,珠江有恨浪悲钲。
林吐微微绿,山回黯黯春。
药栏随地得,诗思逐时新。
瘦影堪谁似,孤怀只自真。
草屋频迁次,东风值早过。
耳惭聋太晚,发喜白偏多。
潭静雁无影,春归莺自歌。
转觉成幽趣,生涯到处闲。
溪云分半榻,野鹤共三间。
门向疏疏竹,窗临浅浅山。
烽烟遍野阻归程,日坐愁城梦亦惊。
泪滴红绡都湿透,孤灯独自剔残更。
翘首云霄雁数行,深闺一日九回肠。
南天贼势沿江恶,别绪离愁意渺茫。
霸气已消王气兴,荒夷图入版图名。
升沉有数干戈息,礼乐无私教化行。
月冷雄魂应坠泪,史香吊鬼岂虚声。
昨来犯余暑,兹行及深秋。
既感日月徂,复此山川悠。
王事昔方殷,归程今稍留。
忆我初过君,趋公罢寻幽。
君为夸浯溪,邀我重来游。
川途谢炎景,毕役已深秋。
廿年离绪几回逢,晓起越南酒味醲。
望阙有人攀老桂,避尘何处觅长松。
邗关雁叫三江水,秋浦猿呼九节筇。
我似桃源人,久已忘秦汉。
曝檐咬菜根,深禁作烦蒜。
感时时一吟,不忌乌台案。
丹楹刻桷渐消磨,振起规模壮若何。
俎豆千秋森肃穆,宫墙万仞蔚嵯峨。
前徽渺渺遥相继,盛典煌煌肯放过。
海峤长悬圣主心,沟涂经画戒相侵。
含哺民近无怀氏,敷泽仁同解愠琴。
履亩新塍勤劝相,支机旧石费追寻。
君居江上村,我家竹西住。
花外有高楼,望见江上树。
指点翠屏洲,约略云深处。
壮心久已笑规磨,林木都无睡作魔。
倏尔一年逢尽日,宛然三岁记恒河。
空翻书籍遗忘大,欲祭诗篇散失多。
七载蜀江客,匆匆岁又残。
东风吹鬓老,短烛照杯寒。
文字招尤易,生涯听命难。
贺岁迎来袯襫新。
桃源端不负秦人。
先生诗兴浓于酒,分付庭花报早春。
重阳高会最风流,为礼贤书席俊游。
已爱食萍歌小雅,更宜攀菊赏清秋。
荣观坐见邦人喜,壮志行期国士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