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江雨霏霏白不收,阻双行脚出无由。


北风肯为吹成雪,明日还须更倚楼。


四壁一灯深此念,千年双鬓总嫌秋。

草铺和暖村醪熟,欲别踟蹰话更投。


白日长江能万里,深冬行子且孤舟。


琅琊岂吝青藜杖,采石宁无旧酒流。

忽忽江南春信近,野夫高兴傍梅关。


欲吟不了山随在,去住无心云共闲。


岭峤霞烟堪我老,罗浮花鸟不人间。

土窗茅屋断知闻,十五年来谢世氛。


云水至今还恋我,江湖何处更逢君。


留连细剪方斋烛,潦倒愁看北冀云。

何许倾心一笑逢,黄金台下未从容。


尘途渴洒三春雨,归梦频催午夜钟。


鹤发任教垂两耳,丝桐独抱向千峰。

分符三载离京畿,问治看公后茧丝。


千里争夸谁政猛,万民应识此心夷。


官卑礼数承宽假,道在行藏敢背时。

缆解沙鸥且莫疑,溪梅刚遇放花时。


诸君试共参天意,释子还能礼祖师。


山色留连皆惜别,风光过取不嫌私。

出门信步亦何疑,宜止宜行各有时。


尘俗随流皆下策,天君能主即严师。


千年自合留双眼,一敬端堪破万私。

笑拚筋力出驱驰,潦倒龙钟任后时。


秋水于人还自照,江山对我不须疑。


停舟野寺还浇酒,搔首西风忽有诗。

羞论瑶琴指上功,钟期耳孔未应聋。


翱翔阅世惭灵凤,南北随时羡翥鸿。


万事苍天元有定,百年吾道岂终穷。

九年尸素我何功,眼似添花耳似聋。


暂解樊笼如脱兔,便将风翮逐溟鸿。


秋深篱菊犹含笑,老至吾诗未送穷。

石亭留滞两旬间,南浦西来面一湾。


又趁蒲帆投五岭,敢将藜杖薄西山。


寒风往往疑正雨,短发垂垂愧病颜。

不须黄白语繁频,且共斟量曲米春。


锦水谢虚西一席,罗浮远饷独归人。


泥途不厌经冬蛰,泉石何疑向老身。

换却绨袍坐冷毡,青丝金谱尚鲜妍。


留衣今日昌黎子,笑把南川作大颠。

东山追饯谢诸公,海色山光兴味同。


晚霁岂须愁急雨,更移烟艇逐溪风。

行止还将问舵公,物情宜异定宜同。


陶陶小醉东山酒,且看渔舟荡晚风。

阴晴何敢测天公,野寺深杯一笑同。


小雨可能消伏暑,竹林留纳水边风。

春杯一聚未从容,天意分明又北风。


庐阜鄱阳他日约,敢将诗债问冯公。

酒醒斜阳睡起时,瞢腾春思尚如痴。


扬风白浪摧诗急,却讶诗翁不出司。

官左宁须怨业儒,乘田委吏是师模。


心驰天柱春回柳,身谢京尘水到湖。


阅世却留双眼在,买山真笑一钱无。

胄监三年录腐儒,宫墙仰见圣规模。


忙来行李轻千里,老去烟波负五湖。


礼乐河间疑可复,文章西汉岂终无。

长笑江都老一儒,西京应不乏师模。


春风只眼还荆楚,襄汉澄源异鉴湖。


醴酒敢期今日设,莼羹宁患此时无。

老眼南畿又北畿,几人倾倒不留丝。


庙堂何患无韩范,边境今应扫貊夷。


溟海屡瞻鹏化后,朝阳真听凤鸣时。

千年麟凤几郊畿,道脉悠悠寄一丝。


诗笔未能忘大雅,羲爻端恐忽明夷。


苏湖振起文衰后,濂洛开当宋盛时。

叠叠新声写旧畿,别情端似绎吾丝。


真源会处忘饥渴,世路经来识险夷。


直把斯文供职业,更将何事答明时。

海内英豪满帝畿,斯文常欲辨毫丝。


闲因旧学窥千古,何用虚名慕四夷。


剩水残山皆乐地,乘田委吏乃吾时。

问柳寻花出帝畿,新题留别写乌丝。


何愁浙水无薇蕨,真信严光是伯夷。


去棹快经霖雨后,计程刚到暮秋时。

东风策马出郊畿,莺啭千回柳万丝。


送我严陵惟钓濑,何心鲁叟欲居夷。


斯文颇入支离后,至乐深于寂淡时。

拜望都门别帝畿,南薰拂面鬓丝丝。


官如捷举叨祠禄,山到严州似武夷。


世路怯逢秋暑恶,漕渠争趁雨凉时。

尘缘三月住京师,去傍桐江一钓丝。


三沐三薰扬葛袂,半醒半醉咏鸱夷。


备尝世味心灰后,拈弄风花景暮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