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两袖明星拂绛河,天风吹客上嵯峨。


无劳更觅梯仙界,半夜鞭龙入大罗。

一龛聊避世,绝顶见高秋。


舸舰维青雀,轩窗借白鸥。


江风传磬远,山月照幢幽。

江阁凭虚似幻成,绿崖苍壁有人行。


波晴日抱鼋鼍窟,天险山围睥睨城。

香阁瞰郊关,芳晨试共攀。


不因寻白社,何以见南山。


夕梵林端出,秋钟雨外闲。

第一江山第一楼,年来频得纵清游。
盘云苍隼如相识,煮茗缁衣苦欲留。
笔底风云摇海岳,壶中日月送春秋。
落帽风高客袂寒,金鳌阁上倚阑干。
一方文武衣冠会,万里江山眼界宽。
老骥未应悲峻坂,闲鸥何事触惊湍。
金鳌高阁岭云边,回首长安路七千。
时节巳惊重九过,酒杯莫厌再三传。
黄云缭绕香粳亩,翠盖凋零老芋田。
属车飒遝倚湖滨,湖畔青山夜色新。
为侍宸游分象纬,因随仙履上星辰。
勾陈影静千峰月,法界烟销万骑尘。
长杨别苑碧山头,扈跸登临暮霭收。
正惜岩花过九日,却怜湖月似中秋。
楼台近映沧波出,灯火深回翠辇游。
登高丘兮骋望,耿余怀兮太息。
昔人兮眇绵,嘅千古兮一日。
彼七雄兮虎斗。
大江中拥一峰孤,面面天开海岳图。
黄鹄久随拳石化,白鼋能受老僧呼。
遗丘漫指青囊郭,劫火犹传玉带苏。
眼中帆影去如飞,槛外波光碧四围。
南北胜游皆下此,乾坤高兴独凭危。
高台不见凤凰游,望望青天入海流。
舞罢翠娥同去国,战残白骨尚盈丘。
风摇落日催行棹,潮卷新沙换故洲。
采凤何年此地游,高台千古自风流。
寒烟淡淡笼城郭,宝器时时出冢丘。
舴艋竞归芳草渡,鹭鸶群舞碧芦洲。
百年访古此徘徊,更上山椒扫草莱。
一脔地腴胡马瞰,数围天险化龙开。
时闻营籍传谣曲,谁见禅宫离劫灰。
双塔嵯峨耸碧空,烂银堆里紫金峰。
江流吴楚三千里,山压蓬莱第一宫。
云外楼台迷鸟雀,水边钟鼓振蛟龙。
金座参差表,言开中印图。
五区空界出,千劫帝轮扶。
籁入层铃度,云含众象敷。
斋心谒殊庭,异境目力眩。
积阴疑漏天,娲石谁与鍊。
列仙喜我至,一笑晴景现。
江近海势斗,中流孤岛分。
化城若浮出,钟梵空中闻。
真僧何方来,于兹巢白云。
极目层城上,乾坤作帝家。
长江吞日月,高阙抱云霞。
万井鸡鸣外,重城雉堞斜。
高门缔构自何年,朱栱金铺丽目前。
楼上台光临暇日,座间凉气失炎天。
草涵宿雨浓如染,林曝晴曦燥欲然。
再到金山上,凭栏四望时。
乾坤留胜迹,岁月感前碑。
雾雨江天暗,风波去路危。
海门兮长风,中流兮孤屿。
怀美人兮何方,览大江之东去。
香魂招罢掩春闺,翠袖金钗委作泥。
过客自矜兰麝土,夜台谁伴凤凰栖。
冰心似月怜多缺,藻思如花想旧题。
世间谁信有瀛洲,奇冠江南第一州。
龙窟不知何事露,星槎真向几时浮。
石分砥柱还孤注,水入沧溟正急流。
雄关互市聚华夷,天堑长江漫诩奇。
北府旧闻兵可用,东流长慨浪争驰。
海门落日横楼舰,山垒秋风展大旗。
铁瓮城边秋水平,江天阁外暮云横。
上方钟鼓自昏晓,廿载沧桑数变更。
劫火惟馀残碣在,中泠已改古泉清。
振衣应万仞,独坐觉神怡。
眼阔沧溟窄,步高碧巘低。
中天空楼阁,南极度虹蜺。
一峰岿起何奇哉,太古削成苍壁堆。
四野云开墟井见,半天钟动鬼神来。
山前戴景全消歇,洞口朱陈自往回。
高阁逼霄汉,客边望眼开。
雁将秋色去,潮带夕阳回。
天地双蓬鬓,兴亡一酒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