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戍鼓黄云外,征夫白帝东。


风林行啸虎,雨夜飒哀鸿。


路入山光静,村含晚色空。

空门真足了吾生,一到翛然万虑轻。


下榻偶然清话久,推窗唯见白云横。


银煎瀹茗沙弥黠,宿火添香侍者清。

一个茅庐何处,小桥古木溪湾。


但见山青云白,不知天上人间。

俗驾真难到,满山都是云。


云中有楼观,鸾鹤日相闻。

桃花流水自潺湲,晓起寻君日暮还。


不是渔郎迷去路,断无踪迹在人间。

岧峣径路杳难分,猿鸟哀呼日半曛。


莫谓洞门今咫尺,不知犹隔几重云。

古洞知何处,山僧路亦迷。


行来千嶂外,犹隔数峰西。


径险猿难度,林深鸟自啼。

何处辨山家,轻云处处遮。


乱峰围拱木,一径入梅花。


草榻依林设,柴门逐水斜。

寻僧到白云,便觉远尘氛。


古道少人迹,流莺处处闻。


泉声归涧寂,山色过桥分。

家住沧洲洲上山,数椽茅屋乱云间。


天晴叠嶂开金碧,雨过清泉响佩环。


高兴别来长寂寞,故人谁与共跻攀。

白云山下春光早,少年冶游风景好。


载酒秦佗避暑宫,踏青刘鋹呼鸾道。


木棉花落鹧鸪啼,朝汉台前日未西。

高彬昔年喜学武,七尺长躯力如虎。


往昔追强过营门,日来从戎事藩府。


锦袍白马金连钱,骑将校猎城南边。

幽人卜筑嫌山浅,直入云山十二重。


傍岸野樵多失路,隔林溪碓远闻舂。


衣裳露宿岚光冷,书画晴蒸海气浓。

红尘飞尽白云生,一径深深草树平。


丹灶已空仙去远,琳宫犹枕旧辽城。

水满江乡菰米肥,秋风新洒薜萝衣。


摩诃池畔鹅群散,无数蜻蜓上下飞。

闻师曾采虎丘茶,还汲清冷煮雪芽。


无双亭下长镵客,第五泉头大士家。

大痴石屋幽栖处,传是当年尚父庐。


一自画师仙去后,白云深闭洞门虚。

何处寻幽好,春山高入云。


石岩飞磴接,濑道小桥分。


度壑龙为杖,穿萝鹤共群。

洞口松萝密,白云压枝湿。


莫往披白云,恐有蛟龙蛰。

江南多胜地,玉笥古名山。


扶舆孕灵秀,叠嶂森层峦。


洞天何泬寥,羽驾不可攀。

两峰峰上何所有,来往白云闲自飞。


英英不逐海风散,冉冉应随山雨归。


身寄宦途长在望,心怀亲舍久相违。

若有人兮尚贞独,为爱青山寄高躅。


青山盘盘江水涯,白云英英满空谷。


昨日携书游帝畿,白云缥缈纷相随。

岩岩翠壁倚天开,冉冉闲云度壑来。


野瀑细流成曲水,石床积润带苍苔。


芳亭岁引看山屐,纡径时同避暑杯。

深山雨后气犹寒,拄杖登临未觉难。


今日凭高无限意,白云看罢倚栏干。

白云遥望北风寒,咏罢黄花泪不干。


长路关山千万里,只凭雁足报平安。

白云何处来,油然在岩岫。


下有古精蓝,凌云起华构。


吐吞金碧辉,隐见林泉秀。

故人家住南山下,心与白云共潇洒。


芝草遥赓黄绮歌,莲花近入宗雷社。


嗟予江海避风尘,白首归来失所亲。

我爱白云白,万里同一色。


不加洗濯体自明,未曾展布虚空灵。


道人家住白云乡,白云为屋还为房。

为霖有待济恒旸,暂托幽栖覆苑墙。


缥缈远连天漠漠,氤氲微露月茫茫。


晴窗影堕琴书润,午榻阴生枕簟凉。

尘梦劳劳叹独醒,奇情物外与谁争。


二仪馀唾山俱响,十步新声客尽惊。


载酒仙亭留寤寐,赏心云壑寄嘤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