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年来全负菊花期,初浥寒香三两枝。


几叶残经摊坐次,一钩冷月入帘时。


凋晨严夜独宜我,妙色华光合似谁。

冬深方吐药,不欲向高秋。


摇落当青岁,芬芳及白头。


雪将佳色映,冰使落英留。

秋痕欲化,冷梦初圆,闲庭似带新霜。
病起西风,眉印浅褪宫黄。
徐娘渐羞剩粉,问何时、偷种柔乡。

兔园春欲尽,别有一丛芳。


直似穷阴雪,全轻向晓霜。


凝晖侵桂魄,晶彩夺萤光。

君家白玉朵,不数黄金花。


淡淡含秋色,亭亭傲岁华。


闲云依槛静,明月傍坛斜。

陶家篱下未开时,曾得西风借力吹。


月影夜深笼素艳,分明残雪两三枝。

白菊偏宜素发,青山只对苍颜。


咽罢秋香满腹,风吹不到长安。

微醉不须酩酊,半开莫待离披。


安得季芳与语,相思欲寄一枝。

陶令黄金绕舍,君家白玉满园。


千古清风庐阜,几丛细雨江门。

灯前一阵玉胡蝶,火急教人网取看。


乃是径中白甘菊,主人移入伴清寒。

明朝九日应无事,抚景书怀定有诗。


且趁此时风日丽,不妨先赴菊花期。


堂僧喜供霜英早,行者慵烹玉液迟。

菊花开早橘收迟,硕果幽芳又一时。


未用千头当万户,只愁无酒负新诗。


薰风五月黄金颗,畏日南邻白雪篱。

鼓鼙传永漏,风露结新寒。


小热金初冷,孤斟玉屡乾。


感时方自叹,假寐敢求安。

先放恐输梅,篱边趁早开。


素心甘冷澹,秀色肯尘埃。


眼老书慵看,官闲吏不催。

漫许心情与众同,懒将颜色斗春红。


即来王国繁华地,不损山林雅淡风。


入世似于谁寡合,媚人争笑汝难工。

雪羽毵然欲满丛,秋香吹遍画阑东。


今宵白露今宵月,昨夜清霜昨夜风。


朝灌尚于青蕊见,夕餐将与素霞同。

忆秋宵,画堂深处帘垂。
映初三、弓蟾新浴,明珠仙掌凝肌。
仿佛似、何郎傅粉,也得使、南部低眉。

勉持傲骨补蹉跎,曾向南阳井上过。


木叶脱时惊岁晚,一天霜月夜寒多。

荏苒光阴系夕晖,每从秋后见芳菲。


于今陶令无消息,犹著西风白苎衣。

旧隐篱根梦远,数枝客里霜凝。
粉黏瑶朵蝶双轻。
似有似无难定。
是处栽花,遍园林、寻常蹈袭。
尽岁月、留枝养叶,补疏删密。
骚客徒夸英正落,人间岂有花能实。
润白柔红,都删去、人间颜色。
讶座上、并肩联袂,谁家双璧。
裴令正从粗服好,卫郎合向羊车觅。
所尚雪霜姿,非关落帽期。
香飘风外别,影到月中疑。
发在林雕后,繁当露冷时。
正色休夸满地黄,秋来白帝是当王。
繁华梦醒三更月,粉本图成一夜霜。
彭泽归来人已老,白衣送到酒都香。
似嫌秾艳不宜秋,洗尽铅华一色幽。
露滴半阶无处觅,风来三径有香流。
当筵合配银为斝,插帽惊看雪满头。
铜瓶纸帐镇相宜,一种清寒世少知。
得气本来能耐冷,出群原不在多姿。
相逢缟袂霜千朵,散尽黄金月一枝。
老去陶公白发新,几枝相对倍伤神。
描来月色无些晕,画出秋光不点尘。
晚节都消脂粉气,淡交原比素心人。
烟霞笑傲几重阳,逸态偏宜浅淡妆。
不藉铅华标晚节,肯将颜色媚秋光。
月明老圃枝逾瘦,霜厌疏篱叶未黄。
西风萧飒百草黄,南斋白菊占秋芳。
主人好事不专飨,撷送客馆分幽香。
幽香清艳两难得,冰雪肌肤龙麝裛。
玉龙昨夜奋鳞角,阴风玄云兢摧剥。
晓来万卉总凋零,东篱秋色犹含璞。
彩栏相倚斗轻盈,素质香肌炫奇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