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胜绝城西路,昨来始一过。
山空泉自响,湖迥芰应多。
望极凭云阁,寻幽到石窝。
结宇虽城市,为屏乃翠微。
隔篱纷可望,叠嶂远相依。
雨后烟霞出,天边雁鹜飞。

相送不忍别,更行一程路。


情知不可留,犹胜轻别去。


二陈拱连璧,仙李瑚琏具。

青灯相对话儒酸,老去羁游自鲜欢。


昨夜榕溪三寸雨,今朝桂岭十分寒。


知心海内向来少,解手天涯良独难。

解道澄江元有声,东山出处更关情。


高吟正忆西堂梦,妙语又逢春草生。


沙尾断篷垂钓远,峰头晚日落船明。

谢公雅量含丘壑,夙有江湖万里情。


乃肯屈身登野艇,更容著帽进书生。


诗成绝壁烟霞动,雨过晚云楼阁明。

震泽浩无涯,三江风浪恶。


弥弥阳湖水,艇子随住著。

舟居无往来,端坐披白帢。


闲钓季鹰鲈,戏牧龟蒙鸭。

明湖落天影,澹澍古城边。


春风艳阳月,满镜百花然。

长洲不复苑,齐云那有楼。


阳湖清浅水,千载长悠悠。

阳湖信自好,五月荷花鲜。


移舟就杨柳,惊问游女船。

生事在湖水,与世了无陵。


浅渚拾紫芡,深潭挦碧菱。

鸂鶒对人浴,鵁鶄夹船飞。


物性各有适,幽怀澹忘机。

扁舟荡双桨,琴床兼砚几。


旖旎傍丹铅,笑杀鸱夷子。

阳湖媚烟霏,不减欹湖道。


宛转子夜歌,赓酬有同好。

阳湖在何许,乃在娄门西。


云水相澹泊,能令高士迷。

群联共爱挹兰芳,南浦魂销一举觞。


君独有亲甘去国,我宁无梦绕高堂。


天连鸟背迷寒雨,江引渔梁出晓霜。

水纹花气斗精神,疑是成都卖卜人。

传得一区杨子宅,药苗闲洗雨中春。

常山人家画不如,君家宛在画中居。


草堂新开何所有,半贮参苓半贮书。

西风和雨入长杨,的的青灯伴夜长。


一纸乡书三四读,不知清泪湿衣裳。

江上岁云暮,风波无定时。


天寒归鹤早,水阔到船迟。


老去颇谙事,病来仍废诗。

藉甚文名自国华,分符无亦为丹砂。
登坛已就千秋业,制锦初看一县花。
闻君事结束,驾言入上都。
述职趋王会,宁辞涉远途。
羡君居此邑,发轫骋良图。
合并良未易,君去何时还。
相暌日以远,形影渺难攀。
衡阳无雁度,音信亦孔艰。
笔底澜翻走百川,胸中书传作丰年。
自怜疲马老伏枥,绝影如公更着鞭。
红颜绿发花映肉,别去年颜存语音。
秉烛相看真梦寐,细听存没欲薰心。
君去湖南我上京,思君欲见又芜城。
沧波留月能归海,江雁拖云不到衡。
一代豪华谁远识,百年惊畏护灵名。
岳云低接使君舟,湘水无波桂树稠。
井冽自涵千古月,弦清谁写一帘秋。
青枫路暗空多梦,白雁天遥不见愁。
道人元不霍山住,十六年来才两度。
今遇端山特地来,闲名知被人添注。
何处山灵不识君,特将风雨涤炎氛。
明朝不必峰头立,万壑松涛彻夜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