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蓬莱宫里上卿班,代祀天妃隔岁还。


日绕五文皆御气,海浮一发是成山。


风霆夜护龙鸾节,云雾朝披玉雪颜。

真人持玉节,高居坐广霞。


风度三山杳,香闻数里赊。


氤氲翠羽盖,旖旎斑麟车。

与君游久最知我,借问谁能似我闲。


即买扁舟过淮去,舒州城上望钟山。

银河跨西海,秋至天为白。
一片玉芙蓉,洗出明月魄。


太乙真人挟两龙,脱巾大笑眠其中。

闭户京城昼懒开,初闻北觐却南回。


冯夷击鼓乘龙出,王子吹笙跨鹤来。


囊里天书明日月,匣中神剑閟风雷。

一枝如玉照芳春,几度凭阑欲殢人。


翠被夜寒愁洒泪,珠帘月冷怕伤神。


刘郎陌上栽仍旧,王母池边赏又新。

仙客已尘土,桃花依旧春。


后来看花者,不是种桃人。

上清真人富丘壑,笔端变化多奇作。


清泉白石锁烟霞,翠壁丹崖映江郭。


何人开帘当翠微,满目山水含清晖。

茫茫堪舆间,孰究太古初。


天地混沌中,一元根化枢。


运启摄提格,条风始吹嘘。

缥缈云軿驾彩霓,半天遥听玉麟嘶。


身归紫府难为别,目断红尘不住啼。


新启离筵铺凤髓,重封真诰印龙泥。

二真重约饮西城,面面疏棂暑气清。


了尽宦缘投子色,唤醒尘梦步虚声。


洛花久放游人醉,闽果深劳饷客情。

凫舄仙人岂爱官,帝教持节领黄冠。


眼看红紫随春丽,手裹琅玕作夏寒。


宝匣剑光晨耀雪,玉炉符火夜飞丹。

西璧澹然俱已矣,词章尽可入吾曹。


挑灯夜读不成寝,寒水一溪霜月高。

小舫轻于一瓣莲,贪书忘却水如天。


丹青未识当时意,误比乘槎海上仙。

彩雾沉沉瑞气浓,步虚声过七星松。


笙箫半在丛霄馆,鸾鹤常依见日峰。


宝鼎暂将明水注,金书仍许白云封。

鸪峰嵯峨几千尺,屹立江南半空碧。


仙家正在龙虎深,林壑翛然绝尘迹。


茅屋俯瞰峰之阿,石泉飞洒浸垂萝。

八千岁月作春秋。
神仙第一流。
笑看尘世等浮沤。

水上飘飘一叶莲,真人宴坐稳于船。


撑归泰华峰头月,梦入西湖镜里天。


冲浪不惊红雨乱,忘机常对白鸥眠。

黄河南下客神京,不访移文访冶亭。


中岳使回尊更绿,故山兵后树还青。


笼鹅逸少曾留帖,相鹤浮丘已著经。

驿骑翩翩只暂归,寿觞捧罢恋慈帏。
秋风万里关河道,回首那堪朔雁飞。
具严威命有祠官,历祀名山不厌难。
上帝乘龙游下土,真人骑鹤降虚坛。
已刊白玉为封检,更铸黄金作祭冠。
山走西南气势尊,大神遗迹至今存。
冰横涧下千年冻,云起岩前万里昏。
既有威严彰赫赫,讵无厚福护元元。
张公披发下山来,欲为神州救旱灾。
感召上天垂雨露,指挥平地起风雷。
槁苗再发还堪刈,枯木重荣不假栽。
苍龙掩雨响萧骚,墨沼风生起翠涛。
想见仙翁挥洒罢,洞庭空阔楚山高。
柏府沈沈春漏长,封章书罢动晨光。
吏听乌鸟知朝候,人避青骢在道傍。
花外烟开金殿迥,柳边风暖绣衣香。
忆昔瑶京相见日,许同仙籍注清班。
遽闻驭气游无极,不复焚香授大还。
笙鹤逍遥三岛上,楼台缥缈九霄间。
翠竹苍烟两岸秋,扁舟曾忆度湘流。
偶来琳馆看图画,仿佛推篷宿雨收。
化机无停轮,万有互始终。
至人出陶钧,与道相无穷。
大庭俨群仙,羽盖时来从。
晞发九旸城,濯足咸池津。
松乔相邂逅,翼我登飙轮。
金天谒西母,紫府朝玉真。
刚飙载飞轩,上溯无始乡。
心冥一气表,坐断万劫场。
兹来食色身,缅邈情俱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