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茂苑长洲东复东,江天淼淼夜含风。


谁家吹笛关山里,几处征衣捣练中。


雁字未成云又合,鱼书欲寄路难通。

翠竹高梧一径斜,草堂开占白鸥沙。


秋来几阵催寒雨,报道芙蓉又着花。

春光不比秋光好,料理精神只自知。


三月花时常卧病,晚凉日日有新诗。

水口何年别起楼,登临亦足散羁愁。


泉声近报山中夜,月色遥分海上秋。


访古长怀寻马迹,探幽犹拟上牛头。

我昔棹船过横月,醉唱吴歌夜中发。


鹅公岭头月东出,百尺清潭写毛发。


买鱼溪口烧荻烟,回首旧游今惘然。

少小事文翰,结交尽时髦。


浮云一飘散,寂寂沦江皋。


存没今则殊,宠辱巧所遭。

秋至倏十日,客归定何时。


伤哉摇落风,已复鸣高枝。


海水不识寒,穴居乃知雨。

韶华不再返,春去夏亦徂。


玄鸟逝安之,草木浩欲枯。


风高豺狼横,日入禽鸟呼。

中夜畏烦促,起坐爱凉风。


明月在东壁,流辉当井桐。


翩翩林鸟翔,喔喔邻鸡起。

地旷糜芜老,庭空蟋蟀寒。


山河秋瑟瑟,风露夜漫漫。


白首谁同醉,黄花只自看。

啸歌谁会意,风色动严城。


天夕孤鸿过,山秋万树鸣。


故人湖海梦,游子岁时情。

山昏云到地,江白雨连天。


鸿雁寒无赖,芙蓉秋可怜。


旅怀须痛饮,世事且高眠。

寥落天涯客,谁堪秋气深。


风烟凄大野,霜日净空林。


对镜嗟衰白,衔杯任陆沉。

牙叉老木抱江城,城古江寒相对清。


云雁不逢音信杳,沙鸥无数往来轻。


露华今夜凝仙掌,词藻他年动帝京。

秋入蒹葭霜正威,数声归雁塞痕微。


欺人白发萧萧得,未老丹枫故故飞。


胡虏乾坤多战骨,江湖风雨一蓑衣。

西风渺何许,安处即家乡。


社舞邻呼饮,时思礼荐尝。


孤灯茅屋雨,落叶石桥霜。

谁谓四时秋最愁,胡床谈咏晋风流。


山川长在英雄老,草木无边天地秋。


惊眼一行渔唱晚,斜阳万里客凭楼。

诗寻老步更逶迤,野菊秋含十顷陂。


鸠杖冲寒扶短履,酒杯和露滴南枝。


烟浮木榻香风细,影落松梢日色移。

不向青铜怨白头,一凉如水却宜秋。


清风明月开诗卷,紫酒黄花遣旅愁。


天际翱翔须老凤,沙边自在几眠鸥。

谈笑谁收百战功,老怀增感寂寥中。


金台未泯燕昭迹,骏骨犹传国士风。


人事秋霜催短鬓,世机绿叶变新红。

罗浮失却梦中山,一笛西风落世间。


丹汞未离新火候,铁桥空忆旧仙关。


画图不用描凡影,沆瀣聊将洗醉颜。

返照千秋对落晖,秋风不动晚风微。


撩人诗思那能遏,傍枕沙鸥故不飞。


宇宙千年俱可鉴,尘氛十事九相违。

输赢人世几枰棋,梦破浮生我不悲。


布被温存秋睡思,鼻雷酣到日红时。


凉生玉露山偏好,瘦傍东篱菊每迟。

霜叶红飘几树斜,西风争欲扫繁华。


持衡本是南人手,传食来乘北使槎。


母子他乡元有泪,梦魂深夜更悲笳。

红枣香梨缀近林,古槐高柳漫萧森。


三秋时节过重九,一画阳刚对五阴。


雁影远空绘弋计,笛声寒写别离心。

尘埃困小官,忍穷未为长。


勿苦问穷达,当与贫相忘。


幽栖吴山底,偶占大隐坊。

太行遥接帝王州,西北连山际海稠。

鹤下静依仙馆夕,雁啼高挟塞垣秋。

侧身天地浑如寄,偷眼风云总是浮。

蓬莱宫阙赤回阑,龙虎神君禹步宽。


朝咽日华当食谷,夜迎天仗识鸣銮。


露飞仙掌金茎冻,月满玄都玉佩寒。

故里千山远,荒城八月寒。


霜椑馀鸟啄,社雨洗鱼残。


紫塞跑风鬣,青冥纵露翰。

孤迹寄沧洲,浮云无去留。


大山招楚些,小海傍吴讴。


相值谁非我,欲归春复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