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策杖欲何适,吟诗溪水头。
雨光林不夜,山冻草先秋。
每作逃虚惯,常随汗漫游。
故人一别类参商,气序推迁暑又凉。
庭院雨馀梧减翠,园林霜后橘生香。
悲秋杜老空怀古,乞巧宗元欲凿方。
短笛寒砧近报秋,兴来频倚夕阳楼。
霜林落叶雨声急,石洞出云山气幽。
怀土仲宣多感慨,思莼张翰最风流。
林木萧骚万窍号,帝城秋色与天高。
一轮明月思千里,两鬓西风惊二毛。
道路几时能税驾,江山随处可挥毫。
教儿且覆掌中杯,尊酒家贫只旧醅。
白发不辞今日醉,黄花深映棘丛开。
青枫江上秋天远,旧国霜前白雁来。
一片孤城万仞山,愁看直北是长安。
天空绝塞闻边雁,日绕龙鳞识圣颜。
岭树重遮千里目,玉山高并两峰寒。
红树青山水急流,浴凫飞鹭晚悠悠。
溪云初起日沈阁,长笛一声人倚楼。
织女机丝虚夜月,芙蓉小苑入边愁。
海燕西飞白日斜,城头落日起悲笳。
归鸿欲度千门雪,奉使虚随八月槎。
钟鼎山林各天性,凤笙龙管是谁家。
上尽重城更上楼,烟波江上使人愁。
九天阊阖开宫殿,万里风烟接素秋。
啼鸟歇时山寂寂,寒鸦飞尽水悠悠。
秋日野亭千橘香,满城风雨近重阳。
林深老桂寒无子,水国蒹葭夜有霜。
信宿渔人还泛泛,海天愁思正茫茫。
江涵秋影雁初飞,家在千峰独掩扉。
棋局动随幽涧竹,白云应长故山薇。
越裳翡翠无消息,蜀道干戈有是非。
一片闲云万里心,数峰残照半岩阴。
惊风乱飐芙蓉水,玉露凋伤枫树林。
永夜角声悲自语,西山寇盗莫相侵。
西湖一雨始知秋,水碧山明散客愁。
何日仙人留白石,当时宋祖战清流。
银河接地西南界,玉气通天日夜浮。
锦城春色醉芙蓉,甲第楼台有几重。
万里黄河遥北注,一丸函谷小东封。
生常客寄悲工部,老托官联忝辟雍。
天限长江雪浪浮,临江百尺起朱楼。
春风秋月归新恨,楚水吴山忆旧游。
已沃腥臊无朔漠,从来壮丽有西州。
一日龙飞濠泗间,橐驼胡马走阗颜。
已来肃慎通沧海,更却呼韩闭玉关。
使者旌旗分道出,将军部曲凯歌还。
地拱皇陵松柏深,君王法驾几时临。
汉宫甘露曾闻昔,周室丰年岂自今。
太史已删金匮录,词臣应制凤台吟。
疏竹萧萧晚荐秋,几人朋上小溪楼。
星河波淡吴钩冷,兰蕊香生楚簟流。
赤壁又逢秋既望,洞箫谁弄月同舟。
青山万里水漫漫,客里应知跋涉难。
草木变衰秋露重,湖湘漂泊晚风寒。
天涯有客如张咏,江左何人是谢安。
扁舟万里适南荒,行客惊秋觉夜凉。
老去形骸空骏骨,忧来世路半羊肠。
沙明蒲稗初含雨,月冷蒹葭已着霜。
皇华才咏出神州,泽国砧声已报秋。
江上西风吹短发,天涯明月送孤舟。
仲宣自笑贫犹客,李广宁知老未侯。
鬓边华发几丝秋,老大心情不解忧。
杜甫诗名空短褐,元龙豪气尚高楼。
思家斜月三更梦,去国青山万里舟。
穷海幽潜傍鹤田,优游清境不知年。
松阴月落收窗外,山色云开到案前。
渡晚红迷霞际水,汲晨青破石龛烟。
一叶银床早报秋,天声涛卷下西楼。
翠篁逸兴开三径,黄菊清光专一丘。
千古英雄翻浪雪,一身天地笑蜉蝣。
一夜清霜满禁林,江皋云树独森森。
轻飙入户逢新霁,凉月浮阶送晚阴。
万里江湖灯火梦,百年天地岁寒心。
皓皓朝日光,唧唧应候虫。
旋疑故友来,庭角生悲风。
卷帷宣积蒸,牵裾步芳丛。
街门涨车尘,疲卧不敢兴。
跳窗惊猫奴,起弄半爱憎。
微物务适性,至静知所乘。
清晨挟书出,归息及亭午。
栖栖十步间,何解羡高举。
湖漘柳将髡,后会期百五。
淡日微阴八月天。
犹多好景曲池边。
白萍花冷波三面,红藕香残玉一肩。
叹春回暑往,惯留得、此中愁。
看远岫微云,清溪落日,人在高楼。
挥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