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秋本无言那有声,不然风过物飘零。
此心只在人心做,说与行人莫误听。
山人爱竹手自种,万个直临江水边。
长吟浪被秋风觉,散作宫商声满天。
凉飙起天末,万籁发商音。
候雁霜前度,寒蛩月下吟。
小楼吹短笛,何处捣残砧。
枕边无寐骨毛轻,露欲为霜月正明。
一叶梧桐如唤客,起来搔首听秋声。
邕邕鸣雁复南征,十载栖迟在帝京。
黄叶未零寒未应,秋声偏动故乡情。
灯窗里,秋如水,商声飒飒侵入耳。
更声阑,角声酸,那堪辜负,清梦一衾寒。
砌虫切切如私语,似笑尘埃久相处。
选红弄墨,借脂光粉气,添补清景。
有子如婴,正绚彩、祝腊先催年兴。
冻锁东堂,春前双树,萼软栖烟冷。
暖香逗月,趁微酡浅醉,佳赏幽景。
水石清奇,更梦醒、约略金钗余兴。
岸柳寒舒,江梅晴烂,笛外孤筇冷。
琯灰应律,验红闺彩线,争指圭景。
履袜家家,顿唤起、白发高堂欢兴。
旧典犹存,公私多暇,腊意催春冷。
止云恋笛,絮蛩天短韵,消遣光景。
水作愁怀,暗化尽、激石嘶风吟兴。
万响都清,千愁同诉,一卷凄烟冷。
暗绿净墙阴暂集,未敛归翼。
料理饥肠待啄,惊回冻羽更寂。
渐广野、冲烟疏着墨。
无人庭院,有梦帘栊,昨宵蝉鬓先凉。
瑟瑟萧萧,清清冷冷昏黄。
不知是风是雨,是疏桐、还是幽篁。
漠漠微云生晓阴,满庭虚籁薄霜林。
有声元在无声里,听到无声思转深。
太常夏卿凤池客,曾向鳌峰挥翰墨。
兴来爱写青琅玕,顷刻毫端生秀色。
眼中此幅尤绝奇,籊籊总抱冰霜姿。
林椒秋气肃,夕风荐绪冷。
星河敛微辉,皓魄何耿耿。
棐几有馀清,漏下夜已丙。
冷雨敲窗清梦湿,洞庭木落怒涛生。
疏砧静捣天边月,羌笛愁听塞外声。
汉上风云寒彭角,江间波浪走蛟鲸。
山北山南属老臣,冰霜百鍊不赀身。
胡床夜夜闻笳角,万里长安月自春。
重入修门并秃翁,旧巢如扫付西风。
从来秋士多萧瑟,不为霜林与候虫。
露重蟾寒,风高雁只,静夜犹眷孤芳。
一枝花瘦,难舍是秋光。
偷觑嫦娥宝镜,怜青女、同照飞霜。
铁马颤楼阴。
风撼疏林。
荒烟满地乱蛩吟。
千愁不断,万恨难平,天公代为传到。
塞断闻根,刚自强宽秋抱。
居然似潮有信,荡虚空、骚情多少。
萧萧木叶落凄清,树里飘摇树外鸣。
销夏变青微有恨,悲秋断碧更无情。
风前卷破千林色,雨后催残五夜声。
日暮荒村浅水游,荻芦响处不胜愁。
几回吹到藏鸥渚,数阵敲来宿鹭洲。
摇落深滩寒月夜,拍依古岸舞风秋。
秋宵万籁尽销沉,忽听霜寒几度砧。
断续撼来惊旅梦,高低捣去碎乡心。
风前远送江头响,月下频敲石上音。
悲秋羌笛夜闻来,月下风嘶塞上台。
汉使声声胡地恨,刘郎曲曲雁门哀。
拍时血染征袍泪,触处魂伤旅梦回。
横空结阵渡江干,惊断霜秋月夜寒。
边塞三千啼别远,雄关百二唳飞难。
平沙苦诉金风剪,极浦悲号玉露团。
惆怅西风落叶秋,虫吟四壁倚科头。
三更叠唤将谁诉,万籁孤鸣若有由。
蚯蚓如嘒管,逢时土中鸣。
秋蝉抱枝死,不敢鼓秋声。
听者何无厌,忽如鸣秦筝。
悚动西南底不平,触于金石碎鏦铮。
气回海岛波涛势,令压边庭人马声。
胆薄生僧窗纸擘,梦回错认枕棱惊。
风雨潇潇春事休,年光衮衮雪盈头。
荣枯莫说槐根梦,身世相看总置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