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寓馆城门夕,高秋雨露开。


天垂华盖近,月转紫垣来。


疏阔思良会,淹留到不才。

度鸿惊睡醒,欹枕已三更。


梦破寂寥思,灯残零落明。


空窗闲月色,幽壁静虫声。

颢气中秋正,明河左界长。


桂孤香易散,蚌冷泪先汪。


飞盖倾兰坂,鸣琴厌烛房。

秋光向晚。
叹羁游坐见。
年华将换。

梦里忧身泣,觉来衣尚湿。


骨肉煎我心,不是谋生急。


如何欲佐主,功名未成立。

云压高空雁阵低,江城历历草离离。


楼台秋淡玉箫远,帘幕夜寒铜漏迟。


明月鹭鸶菱叶浦,西风蟋蟀豆花篱。

可怜陆九同文笔,却与朱三共岁年。


憔悴如斯终不死,书生留命亦符天。

为爱冬郎绝妙词,平生不薄晚唐诗。


一枝一影灯前看,正是秋花秋露时。

铁瓮城头刻漏迟,凉霜如雪扑帘飞。


雁声到地梦回枕,月色满船人捣衣。


塞北将军犹索战,江南游子苦思归。

何人吹笛秋风外,北固山前月色寒。


亦有江南未归客,徘徊终夜倚阑干。

砧声齐。
杵声齐。
金井栏边败叶飞。

大堤花里锦江前,诗酒同游四十年。


不料中秋最明夜,洞庭湖上见当天。

凝碧初高海气秋,桂轮斜落到江楼。


三更浦上巴歌歇,山影沉沉水不流。

雨后夹衣初冷,霜前细菊浑斑。
觚棱清月绣团环。
万里长安秋晚。

门掩瑶琴静,窗消画卷闲。
半庭香雾绕阑干。
一带澹烟红树、隔楼看。

窗纱欲暮。
渐暝色朦胧,暗迷平楚。
断雁凄哀点点,远天无数。

灯晕伴残更。
萧萧落叶轻。
诉穷愁、草际虫声。

万蚕食叶蚕声酣,三条红烛光炎炎。
忽然大声出邻屋,偷窥有客掀襽衫。


狂吟高歌彻屋瓦,两日虎视方眈眈。

曾闻太姆会群仙,霞缛云絪敞绮筵。


齐唱《人间可哀曲》,却忘天上是何年。


横争丛博拚孤注,醉掷陶轮碎大千。

今夜中秋月,浮云袅自横。


未添三晋莹,只避五星明。


小坐杯频转,清言烛屡更。

北游吾弟困长安,南徙而兄老一官。


欺客秋风生裋褐,误人春事在弹冠。


莫夸同调兰金易,纵得时名桂玉难。

列炬分行鼓角催,江光如练倚栏开。


初疑卞璧排空上,忽有隋珠破夜来。


入坐天香真桂苑,披襟风色胜兰台。

何当白云吏,同上白云楼。


海月分余坐,天风揽客裘。


语来高岭失,曲罢片鸿愁。

黯澹千山暮,凭阑首重回。


虹争汾水上,云拥太行来。


渐老惊先达,多艰急异才。

万柝秋声傅,千门月色摇。


楚吟频诮凤,吴语乱争枭。


物议安余薄,时才益尔骄。

砧杵关心甚,篝灯引寐迟。


不才余自恕,未老世频移。


星斗疏堪摘,天河莽下垂。

秋色方浓,好天凉夜,风雨初霁。
缺月如钩,微云半掩,的烁星河碎。
爽来轩户,凉生枕簟,夜永悄然无寐。

坐失金汤险,摇摇翠盖飞。


空闻八骏御,不见六龙归。


天地干戈满,潇湘鸿雁稀。

草木又摇落,关河方阻深。


龙庭空入梦,雁足不传音。


黄伞游何处,苍生思至今。

惊风吹折扶桑柯,白日惨惨沉沧波。


无数哀猿啼不止,美人回首泪滂沱。


曾将九辩吊沅澧,长夜悠悠雪千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