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九重恩礼厚同宗,天上仙郎远锡封。
袖带玉炉香馥郁,口传金殿语从容。
秦关自昔山河壮,汉省于今雨露浓。
北堂有萱草,郁郁呈华滋。
西风动地至,一夕吹殒之。
荼毒游子怀,眼枯泪成血。
离颜渐喜破官河,那问潮阳路几何。
宝剑动随妖气遁,屏车远载月明多。
海田入夏先收稻,粤水凌秋不败荷。
世父登朝犹子继,推封共喜拜恩频。
几函诰敕来双凤,三代簪缨见四人。
桥梓清阴高覆下,芝兰香气旧和新。
仕路闻名夙有年,忽劳佳句到穷边。
斯文骨肉我何幸,薄俗炎凉君不然。
唐介召还终报国,曼容知分合归田。
家学相传见凤毛,早从科第擢西曹。
连城白璧何曾玷,厄闰黄杨信所遭。
去国有怀金阙远,思亲回首玉堂高。
使节追随出禁城,参差烟树短长亭。
水拖晴练风前皱,山列华簪雨后青。
喜有皇华同入咏,不因杯酒也忘形。
七里青山两载心,秋官为我一登临。
病馀幽思泉兼石,别后佳音玉更金。
夜雨不嫌苔径湿,春寒偏爱竹房深。
金织麒麟衬座茵,琼筵雅集总嘉宾。
共夸风采如何晏,盛说诗名迈李绅。
寒菊尚含冬里雪,老梅已放腊前春。
黄甲题名姓,刑曹列缙绅。
律身清似玉,持法蔼如云。
白也诗无敌,羲之字有神。
屋上白云闲,屋下流泉好。
遥山几片青,出没林树杪。
浮生堕尘网,局促何其小。
天上纪星曾取象,诗中托兴久知名。
鹍鹏虽大那能似,空自骞腾上太清。
秋水残荷占一枝,飞鸣应似急难时。
紫荆花树凋零久,吟倚东风有所思。
幽鸟飞来锦翼齐,忘忧花底任依栖。
雕笼鹦鹉应相妒,莫向上林高处啼。
等闲学得语分明,紫禁春风试一鸣。
自是鹰鹯容不得,海棠深处暂停声。
河桥握手若为情,矧听阳关醉后声。
冰玉只应坚晚节,鼎彝终见勒明廷。
余生笑我头空白,浮世何人眼更青。
五色祥云北望赊,君恩未报便辞家。
缙绅拟听鸣阳凤,岁月须惊赴壑蛇。
离思悠扬萦弱柳,诗怀浩荡逐飞花。
榖城风景浩无涯,春入林峦景更嘉。
万顷松阴晴滴翠,半岩花气暖蒸霞。
降神长见钟人杰,兴雨时能润物华。
寡和曾闻白雪歌,杜门删述晚尤多。
草玄已撤眠云榻,乞巧争传制锦梭。
岁晏苔衣环石榻,月明池藻漾苍波。
扶桑冉冉金乌飞,翠连万朵迎朝晖。
琼云卷絮互吞吐,玉女峰头应晒衣。
山深似是蓬莱岛,弱水无波自环绕。
江村杳霭路不分,野人作伴鹿与麇。
五月六月雨三日,千山万山皆白云。
平堤漫漫江水绿,翠树重重覆萝屋。
岭海三秋暮,燕山万里遥。
仙槎移极浦,飞舄入中朝。
膏泽南溟涧,声光北斗杓。
秋曹清切地,茂宰独承恩。
会见明如烛,应知照覆盆。
古人不可作,往事尚堪论。
忧时杨伯起,化理在澄源。
训俗心殊切,谈经道自尊。
桑麻森遍野,桃李烂盈门。
吾邦逢令宰,为政擅风流。
共看弹琴暇,深知制锦优。
鹓行需早入,鹢舫若为留。
帝里青春好,千家桃李开。
君翻辞玉阙,谁不爱金台。
望切秋云迥,心惊暮日催。
哦诗北斗下,清夜殊未央。
长天捩孤影,一雁东南翔。
我心如风露,夏夜亦清凉。
夭乔满目孰媸妍,偃蹇寒姿特可怜。
空谷移根天自别,古堂分影地逾偏。
终于晚节知君子,不向春风竞少年。
西曹清景属槐堂,酒兴诗情取次偿。
细蕊缀黄临短槛,新梢抽绿过东墙。
午阴谩喜先秋桂,春色何妨后野棠。
哦诗北斗下,清夜殊未央。
长天捩孤影,一雁东南翔。
我心如风露,夏夜亦清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