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袅袅秋风吹薜萝,忽惊新雁度金河。
千山月色离魂黯,一夜秋声病枕多。
促织吟寒催短鬓,疏砧敲曙怨青娥。
杜门身块坐,息念心灰死。
香火远祠庭,文书净窗几。
治剧力岂任,投闲计良是。
移居寄城郭,阒如在郊坰。
百卉暮凋翠,两山常对青。
儿童渐吴语,气俗易薰蒸。
握中有孤竹,奏竹鸾凤吟。
聘俗俗不喜,持归故山岑。
歌居折杨花,倾耳众口喑。
士衡三间屋,元龙百尺楼。
幽期在一壑,壮气横九州。
坐令湖海豪,结束归林丘。
蔡泽困牧豕,宁戚隐饭牛。
古来贤达人,未遇多沈浮。
任安惜去卫,王粲仍依刘。
耿耿夜气清,索索风叶劲。
天空河汉清,露下桑柘净。
羁鸟怀高栖,潜鱼乐深泳。
潇潇三日雨,苒苒度残暑。
草木行变衰,岂不感节序。
荒园有络纬,日夕促机杼。
幽兰生当户,虽香为人锄。
紫燕巢绮幕,虽美非安居。
丰狐窃文柄,蒺藜掩嘉蔬。
明珠杂鱼目,琬琰博羊皮。
真有赝夺者,贵以贱易之。
大巧不若拙,大黠不若痴。
扰扰风尘满眼愁,乍寒天气怯深秋。
齑盐况味聊堪守,竹帛功名不用求。
今日闻鸡无祖逖,当年梦蝶有庄周。
溪上青山抱郭回,蒙蒙烟雨暗楼台。
平原日暮牛羊返,远路风高鸿雁来。
断续砧声何处响,凄凉菊蕊为谁开。
木叶萧萧下,哀蛩石上鸣。
鬓毛衰易白,胸次郁难平。
听雨添乡思,看云识世情。
端居聊自适,远色望中明。
载诵悲秋句,难忘忧国情。
溪风荐微冷,山月吐寒更。
径年縻薄宦,秋晚兴悠哉。
扫径深门掩,联镳上客来。
清谈延昼永,衰发觉年催。
空斋宿雨霁,凉气入衣裘。
帘卷青山晓,池涵碧树秋。
自经人世乱,转觉此身浮。
沙碛秋高宛马肥,哀笳一曲塞云飞。
南都儿辈应相念,过尽征鸿犹未归。
半年旅邸愁听雨,七夕楼头偶见星。
竹树苍苍思故国,江山历历话新亭。
谁家素练敲明月,独我絺衣步广庭。
莫怪人呼作病翁,长年药裹愧无功。
梦回左角鸿沟外,秋入南柯石火中。
阳九适逢当日厄,大千会悟本来空。
凉飙振庭树,浮云结重阴。
中情忽不乐,拂几弹鸣琴。
泠泠多苦调,零泪沾衣衿。
曾居少室黄河畔,秋梦长悬未得回。
扶病半年离水石,思归一夜隔风雷。
荒斋几遇僧眠后,晚菊频经鹿踏来。
野阔平收潦水香,园林恰似郑公乡。
懒云未许寒风卷,落叶从他零露伤。
夜静猿声添客泪,朝闻雁字引诗狂。
下帷长日尽,虚馆早凉生。
芳草犹未荐,如何蜻蛚鸣。
秋风已振衣,客去何时归。
木落雁南渡,天高秋色深。
凉飙鹔夕露,疏雨散朝阴。
水冷鱼龙息,山空猿鹤吟。
重扃落叶迥相依,罗袂无声事已非。
宝镜欲开鸾自泣,玉钗初断燕犹飞。
旅葵未合生空井,苦蘖真堪染故衣。
当年窃药事还真,碧海茫茫未许亲。
银烛可怜徒向夜,玉颜无复更知春。
清商感激愁中曲,落羽差池病里身。
金荆为枕紫荆床,已共秋尘委曲房。
灯下有情归络纬,机中无梦到鸳鸯。
明星烂烂愁天老,爝火离离叹夜长。
谁家凄切捣衣声,吹入空闺恨转生。
永夜寒乌栖未定,清霜独鹤舞难成。
素丝沈水元无影,绿绮临风久不鸣。
倦游曾忆马相如,归卧云林叹索居。
满目风尘空短剑,闭门岁月有残书。
秋高野水莲衣冷,霜落空堂木叶疏。
银河耿夜光,竟夕临西牖。
秋蝇虽复多,蹙蹙讵能久。
不见绵蛮鸟,忽已辞衰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