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昔作九日期,一览知四方。


夜雨秋水深,烈风畏褰裳。


尊空囊亦空,花豆为我黄。

黄公轻千乘,尚爱五斗禄。


风雨听朝鸡,岁月老松菊。


平生白莲社,不受一尘触。

翩翩王公孙,馆我翠微院。


粥饭随钟鱼,朝昏度黄卷。


中年妻子累,往世西方愿。

采薪墟墓间,行歌当归耕。


向来轻薄子,怀谖以为荣。


喘喘辕下犊,力尽官泥深。

有家汴泗间,岁久榛棘荒。


稍知田家乐,感此归意忙。


老马甘伏枥,游魂还故乡。

昨日山中云,今朝山下雨。


牛羊没禾黍,蟋蟀促机杼。


磨刀洗盆瓮,社腊不胜数。

稍稍昏烟集,鼕鼕一再更。


短檠昏细字,高枕忘平生。


来雁妨身健,新杨唤眼明。

窗鸣风历耳,道坏草侵衣。


月到千家静,林昏一鸟归。


冥冥尘外趣,稍稍眼中稀。

天长地阔总伤秋,闽峤寒云路更悠。


戴汉节旄空自脱,沼吴薪胆向谁谋!


百年形胜留天堑,一望风烟达帝沟。


堪笑鱼龙还寂寂,只应陵树锁江流。

荒烟残烧越王台,忆昔雄图今倍哀。


丹叶三秋何事老,翠华六诏几时回?


才从鹭岛怀人远,忽得鱼书对客开。


诗律迩来知渐细,高吟低唱且徘徊。

天方尊肃气,人已苦兵声。


高枕真无事,扁舟似有情。


静同仁者寿,隘得圣之清。

屈指金行半,流光不我予!


鲈腮味信美,雁足耗全疏。


客散黄金尽,兵饥白粲虚。

秋色来何许,沧江对晚潮。


宜人偏淡荡,似我总萧条。


隼翮凭谁健?


狼心尚尔骄。

栉发凉天曙,含毫故国情。
归心一夜极,病体九秋轻。


忽起襜褕咏,因悲络纬鸣。

病容愁思苦相兼,清镜无形未我嫌。


贪广异蔬行径窄,故求偏药出钱添。


同人散后休赊酒,双燕辞来始下帘。

逾燕涉漠将十霜,西风满眼榆林黄。


时逢北客话围场,鞍马意气犹扬扬。


骆驼红乳蒲萄酒,袒割一醉千百觞。

一针落大海,万古无还期。


纤纤刺绣女,断肠终尔思。


物重干将去,心愿精卫为。

天欲兴苍姬,一家三圣人。


扶持用礼乐,行苇于焉臻。


有国八百年,终亦化为秦。

斯人晚始识,浪走天下半。


既将戟为髯,更用田作面。


大材异拱把,劲翮谢笼绊。

老怀幸无事,何用知秋风。


团团乌桕树,一叶垂殷红。


为此有所感,长吟敲虚空。

薜荔络奇石,芙蓉艳荒垣。


寓目信所之,行行陟秋原。


南州八九月,已凉仍复暄。

茫茫六合间,孰是身自由。


贫贱不遑安,故迫口腹谋。


万事已云足,心火炎不休。

去年醉家山,有菊馀千本。


客中今亡是,所至草苯䔿。


凉风迫九月,暇日上崖巘。

家富敌万乘,吾尝见其人。


生死握国柄,不复如人臣。


自谓磐石安,扫灭随埃尘。

乐莫乐登高,亦复悲莫悲。


乐兮携佳人,樽酒相追随。


惨惨古戍暮,烟寒秋角吹。

登高见佳句,意会无非诗。


顾视不即收,顷刻已失之。


老树踞崖石,腹空犹有皮。

积闷何可遣,高峰上云端。


水南彼何所,缥渺浮孤烟。


郁塞树木古,深幽窗户妍。

宣父老于行,苦辛定六艺。


至今峨冕旒,万国奉蒸祭。


当时困在陈,粒粟不能致。

一室局户牖,古籍勤讨删。


郁郁忽不乐,扶杖登东山。


莽苍何所极,秋色天地间。

秋风西北来,一夕几万里。


湛湛长江枫,落叶逝流水。


自非贞劲草,颜色槁欲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