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原隰萧条草木衰,倚风浑类楚人悲。


便成孤愤终何事,且寄遥怀对此时。


千里暝阴云杳霭,一川寒影雁参差。

秋雨晚萧萧,端居闲寂寥。


雀饥争朽穗,蝉病落寒条。


云过茶烟没,风归砚水摇。

落日照容谷,寥然官署秋。


开帘临绝巘,凭几对寒流。


古意深中得,诗心静外游。

一晌闲缘借。
便意行散缓,消愁聊且。
有花迎径曲,鸟呼林罅。

洛阳岐路信悠悠,无事辞家两度秋。


日下未驰千里足,天涯徒泛五湖舟。


菏衣半浸缘乡泪,玉貌潜销是客愁。

青溪知不远,白首要难归。


空想烟云里,春风鸾鹤飞。


谁论传法偈,自补坐禅衣。

秋光明水国,游子倚长亭。


海浸全吴白,山澄百越青。


英雄贵黎庶,封土绝精灵。

百丈化城楼,君登最上头。


九霄回栈路,八到视并州。


烟火遗尧庶,山河启圣猷。

旅食几时休,生涯未有谋。


西风一夜雨,落叶万山秋。


起石终当隐,草玄殊可羞。

纤苞淡贮幽香,玲珑轩锁秋阳丽。
仙根借暖,定应不待,荆王翠被。
潇洒轻盈,玉容浑是,金茎露气。

天无风雨不成秋,只当清明上巳游。

楚树吴云二千里,满天黄英独登楼。

衙斋少地得天宽,亭畔疏花丑石安。


官既支离民又病,待成新竹斫鱼竿。

传舍官如住寺僧,半年暂主此荒城。

湖边无处看山色,但爱千家带雨耕。

水馆凄清天一涯,喜逢仙盖驻灵芝。


烟霞初散海中会,风雨忽来江上期。


琴轸玉寒弹宿露,酒卮金暖对朝曦。

落照明残菊,村亭路欲分。


酒旗降远客,雁阵战秋云。


断陇拳鳌足,轻波起鹤纹。

旅程看驿道,西去兴何如。


南国秋霖后,斜阳树影疏。


野光飞翠羽,溪艳照红蕖。

几驿苏台路,轻装转塞蓬。


夜船千棹月,寒酒一旗风。


水闇菰蒲老,山明橘柚红。

岩下多幽景,且无尘事喧。


钟声晴彻郭,山色晓当门。


深洞藏泉脉,悬崖露树根。

秋色入檐楹,闲门开复扃。


愁长欲长醉,薄酒又还醒。


揽照头将白,逢谁眼暂青。

秋日金华直,遥知玉佩清。


九重门更肃,五色诏初成。


槐落宫中影,鸿高苑外声。

草满池塘霜送梅,林疏野色近楼台。


天围故越侵云尽,潮上孤城带月回。


客梦冷随风叶断,愁心低逐雁声来。

玉琢孤峰压富沙,人行峰顶步云霞。


溪流缓去几回曲,树色幽分无数家。


翠拂寒烟平似水,红飘霜叶远如花。

岧峣玉殿逐秋开,迤逦金风触酒回。


宾客百年梁氏苑,河山双鬓李仙杯。


露凋梧叶浮龙井,月引箫声出凤台。

居闲怀行游,触景慨时速。


昨来春华敷,秋草倏巳绿。


弱蘋布霜涟,丛兰委寒陆。

天际游云白袅袅,渭阳羁客泪纵横。

抟风弄雨有谁见,木落秋高堪自行。

变幻楼台番有态,突然龙豹转须惊。

郊园秋晚只风林,冠盖群游是盍簪。


枫叶近尊朝映日,菊丛淹坐暮横阴。


烟霞故引旌旗色,鸟雀应疑箫笛吟。

接揽江西辔,同怀振铎年。


匡庐并突兀,鄱水日悠然。


子进薇花省,子归莲叶船。

入院看垂杮,临畦羡引泉。


寒荽自满地,疏树不妨天。


野老疑旌旆,林乌下酒筵。

圃胜城能曲,台高野更秋。


席陪骢马出,情为碧云留。


移坐铺林叶,添樽面水流。

暑霁名王会,台成上客过。


清秋疏草木,落日上笙歌。


天地衔杯尽,风云傍槛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