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破村寥落过重阳,独自撄宁葺草房。


风撦红蕉仍换叶,雨淋黄菊不成香。


野猿偷栗重窥户,落雁疑人更绕塘。

冷卧空斋内,馀酲夕未消。


秋花如有恨,寒蝶似无憀。


檐上落斗雀,篱根生晚潮。

竹树冷濩落,入门神已清。


寒蛩傍枕响,秋菜上墙生。


黄犬病仍吠,白驴饥不鸣。

淅淅蓼花风,怪道晓来凄恻。
翻见密云抛雨,动一山秋色。


从前多感为伤时,无处顿然寂。

丛芦受风低,积潦得霜浅。


沙匀洲渚净,水澹凫鸭远。


禅扉掩昼夜,短纸开秋晚。

沙头潮下秋水枯,云山落日云模糊。


草堂远近路长驱,萧萧行李行人孤。


蹇驴渡桥归思急,村南村北天秋色。

江接寒溪家已近。
想见秋来,松菊荒三径。
目送吴山秋色尽。

穫稻已空霜未落,秋风虽老雁犹迟。


丹林黄叶斜阳外,绝胜春山暮雨时。

落叶寒蝉小巷深,枯藤斜日半墙阴。


读书稚子当轩坐,为客衰翁倚杖吟。


沧海未知终老计,白头难忘故园心。

又指烟波算路岐,此生多是厌羁离。


正逢摇落仍须别,不待登临已合悲。


里巷半空兵过后,水云初冷雁来时。

看看秋色晚,又是出门时。


白发生非早,青云去自迟。


梦唯怀上国,迹不到他岐。

白发看吾弟,儿童共昔年。


谢家偏玉树,何氏胜林泉。


病起能招客,秋深为放船。

吟情自觉都无趣,况复离居感物华。


厌读群书寻野径,闲收落叶煮山茶。


烧残寒菊花犹在,霜过香橙味转加。

南冠亭外淡江天,久客登临更浩然。


远浦秋深翻白浪,孤山日暮起苍烟。


已嗟异国逢衰节,况复西风听乱蝉。

君子堂西屋数间,但能容膝敢求安。


悄无人迹如深井,惯听秋声是冷官。


系马阶前慵夜秣,种蔬墙下助朝餐。

奇字生来识不多,莫烦载酒日相过。


廊空尽有叶堪扫,门冷浑无雀可罗。


肯为功名亏道义,常因课讲费吟哦。

乾坤身世一蘧庐,南北东西总可居。


此去三年韩博士,向来四壁马相如。


移文早遣仆徵米,攲枕夜听儿读书。

校官既与庙官同,胡不移家在泮宫。


暮四朝三嫌有累,岁糜月费愧无功。


致身馆阁须公等,曝背庭除任老翁。

渐老多忧百事忙,天寒日短更心伤。


数分红色上黄叶,一瞬曙光成夕阳。


春水别来应到海,小松生命合禁霜。

暂趋先陇弭旌旄,因恤吾民啬事劳。


谷实已伤嗟岁廪,麦根虽立望春膏。


林疏山骨清弥瘦,天阔诗魂病亦豪。

蒙蒙城郭倚斜曛,十万人家半暮云。


草木变秋连五岭,文章憎命吊三君。


荒祠芜没鼪鼯径,坏阁啁啾燕雀群。

庭柯策策动商音,紫翠连峰夕照沉。


秋色西来山郭暮,大江东去海门深。


空崖石抱阴阳气,古洞泉流冷暖心。

西风一雁海城头,羌笛声中水乱流。


枫叶萧萧山月下,戍楼残火几家秋。

湖尾横波急,船头转港频。


几家危傍水,一木老存身。


黄菊看如客,青山坐送人。

晚发西南郭,秋深雨气偏。


人家低似岸,湖水大于天。


日崦长如阁,风樯不用牵。

直栏横绝紫微阴,凭久秋光照客襟。


一道山川寒色远,万家烟火夕阳深。


泾滩水落群鸦集,秦岭云高断雁沉。

露黄一襭。
向故人帽底,翻窥飞雪。
病起重阳,帘卷西风晚寒结。

倦侣哀时,长谣送日。
断愁无力。
病里登台,霜林媚红碧。

乱云愁绪孤帆外,随风飘著燕树。
倦程先雁下沧洲,寒带丁沽雨。
甚一霎、飙轮过羽。

铿然短策声,无事觉身轻。

落叶山行软,流泉涧饮清。

蟹痕沙露湿,雁影夕阳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