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巴城湖头日欲曛,巴王殿下水如云。
渔船归去打双桨,鸥鸟翻回飞一群。
野旷天开秋历历,霜清木落雨纷纷。
班荆依复磴,列藉抚幽泉。
高树延残日,荒城澹夕烟。
感时心欲碎,叹逝泪同涓。
故乡何处是并州,万里关山不断愁。
野馆夕阳人独立,边城秋色水空流。
宦情每愧陶弘景,客况何如马少游。
幻海堪藏大隐身,团瓢更插打包人。
山中生活连非苦,门外阗渊几不尘。
大宅泥洹徵定慧,菜羹豆粥称清真。
秋兮灯晕虚堂些,愁兮絮寒螀些。
谁招楚魂,香凋酒殢,碧山荒些。
说剑谈玄,疏髯如雪,忆南冈些。
峭寒如雨。
帘阴暗、斜阳犹恋庭宇。
苔花吟老断无人,奈此时情绪。
西风急。
新愁都付寒蝉咽。
寒蝉咽。
秋风何萧萧,木叶纷以飞。
时序忽已更,缅彼百卉腓。
出步空庭前,残阳明短扉。
风回偃水縠纹平,林末它山笔架横。
场圃未闲黄叶下,鹁鸠啼雨忽啼晴。
秋深桂初发,寒窗菊馀菲。
波拥群凫至,秋飘朔雁归。
月荚生还落,云枝似复非。
矮褐凄凉淹别馆,故人一见话绸缪。
溪头水落鱼龙夜,塞北云深鼓角秋。
烂醉岂知犹是酒,相逢谁为不封侯。
十二阑干倚翠微,露华寒重逼罗衣。
碧天连水思空远,衰草满庭人未归。
秋雨楼台几寂寞,春风院落自芳菲。
舟行厌湫隘,露坐临赤日。
赤日不可当,又复蛰蜗室。
安得聿生羽,飞上太华峰。
云暗山光,风和竹韵。
晚来庭院寒成阵。
玉纤无力整残妆,倩人花下扶蝉鬓。
俗尘汩汩负清游,重出城来已暮秋。
水洗柳根攲断岸,霜摧芦叶拥荒洲。
乡音不到愁来雁,野性无拘羡去鸥。
塞鸿催晚。
把绿窗午睡,被它轻唤。
悄步来、三径全荒,剩衰柳丝丝,对人凄黯。
茅屋沿堤密掩扉,官桥昏黑泊船稀。
守关戍火明村坞,隔岸渔灯照石矶。
寒木尽随溪雨落,断鸿犹趁野云飞。
秋色已云暮,天寒未授衣。
异乡三载过,倦客几时归。
交漆惟君久,论心见面稀。
秋满空山悲客心,山楼晴望散幽襟。
一川红树迎霜老,数曲清溪绕寺深。
寒气急催遥塞雁,夕风高送远城砧。
前月月明夜,美人同远光。
清尘一以间,今夕坐相忘。
风落芙蓉露,疑馀绣被香。
清白子孙强项令,罢官来叩野人居。
闭门三日潇潇雨,黄叶林中读道书。
西风飒飒吹老晴,夕阳欲下寒鸦鸣。
荒村烟瞑蟙䘃舞,牧竖倒跨牛背行。
飞鸟随云瞥眼过,卧石蹲虎拦脚横。
秋色已堪伤,何况秋将去。
窗外秋虫断续吟,似欲留秋住。
惊梦恼秋声,欹枕听秋雨。
商飙吹入万人家,窗外轻寒透碧纱。
极浦每惊归雁落,高楼况复夕阳斜。
破蕉淅沥风如雨,瘦菊离披叶胜花。
江风送客晚萧萧,月冷芜城第几桥。
曾是白头漂泊地,梦回重听广陵潮。
凉蟾窥户天雨霜,草木黄落雁南翔。
所思远道不可见,何以遗我球琳琅。
南朝令仆儿戏耳,文字翩翩差可喜。
不觉黄花老,秋来少倚阑。
愁多辜宿酿,病久怯新寒。
持论皆卢扁,救时谁范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