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十年不赋闲花草,王子多情泥短吟。
看画剧怜花薄命,怀人顿触我伤心。
栏干屈曲烟犹重,帘幕低垂月未沈。
胭脂点破冰壶露,疏雨浓烟。
石榻湘弦。
曾拌飞琼腻雪笺。
丝丝细雨盈盈泪,淡淡笼烟。
袅袅风前。
低影愁红何可怜。
愁来只有秋花好,金粟新黄。
翠叶秋棠。
紫粉鬘花媚夕阳。
逸品无如秋海棠,别施颜色绝常妆。
叶将满掌偏无俗,花自飞仙不为香。
雨过殷红开冉冉,霜疏醉粉静庄庄。
西风秋老雁声苍,一点檀心映夕阳。
妃子睡酣犹被洒,西施舞罢故遗妆。
入帘红雨和烟瘦,隔院晴霞带晚凉。
凉意当门。
看玲珑琢玉,一抹烟痕。
画屏新梦转,映玉阶罗袜,月影黄昏。
花也谁怜,竟绿章、不乞春阴相护。
倚竹袖寒,西风又伤迟暮。
无端寄托篱根,剩一点、秋心难诉。
可怜红泫晕娇姿。
雨丝丝。
泪丝丝。
悲秋不觉住他乡,知有幽花在草堂。
酒力渐沉残醉梦,粉痕初换淡红妆。
无言对雨犹含恨,有色临风不借香。
名姝魂返蜀天涯,犹有馀姿在此花。
开处每依庭下石,移来非自海中槎。
清含晓露如承雨,淡对秋风更着霞。
莲衣未褪星期过,闲庭嫩凉天气。
寂寂墙阴,深深苔罅,花吐几分秋意。
冰清玉瘦,正掩映红窗,伴侬憔悴。
娇。
清泪零零露未消。
秋魂澹,玉照倩谁描。
倦态惺忪,向雕栏艳糁,红妆微褪。
薄醉乍醒,娟娟另饶丰韵。
无端碎却秋心,正一片雨陪烟衬。
春寒香信尚怯。
已有花如雪。
紫玉填街,乱沾裙百摺。
晚色落蘼芜,霁晓扇商吹。
相羊款遐心,莽渺展清睼。
秋阳有不临,古壁丛苍翠。
几天风雨掩屏纱。
人也懒如花。
除非蝴蝶,小山背后,还去寻它。
是谁人、断肠已久。
啼痕化作芳秀。
萧条庭院西风冷,漠漠背人愁锁。
当年亦自惜秋光,今日来看信断肠。
涧谷一生稀见日,作花偏又值将霜。
断肠花尽又霜天,心似寒灰不复然。
金马尚容充小隐,月泉何意结今缘?
史宬笔削关传信,社饭思量忍溯前?
欲藉门生询足疾,篮舆准抵地行仙。
素秋飙冷,正影娥池畔,红衣初谢。
思妇芳魂,怨女幽情鸳鸯社。
断肠不向西风嫁。
地辟人来少,花闲境亦忘。
热肠众皆是,冷意此偏尝。
未假春风力,先分湛露光。
睡足媸妖草,清姿独耐秋。
自馀真蕴藉,不尚假风流。
红淡日华浅,绿深云叶稠。
嫩绿娇红,无端艳夺春工巧。
自怜窈窕。
寂寂潜踪好。
凌波香远。
伴袅娜秋容,小住深院。
瘦影亭亭,不怕泪珠红溅。
幽芳着雨含娇立。
恹恹愁带黄昏色。
银烛照香罗。
似水秋光惊艳绝。
漫道芳华歇。
信有可人花,数点胭脂,点着墙根叶。
疑紫疑红裛露开,胭脂凌乱著瑶台。
谁言绰约肌冰雪,不带人间卯酒来。
未讶风流俭铁枝,偏嫌荏弱是垂丝。
零星少许拈秋意,清杀襄阳五字诗。
剪剪秋风一断肠,美人无力怯新凉。
十分春色胭脂晕,记得前身是海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