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牡丹开尽桃花红,班笋迸林犀角丰。


两株远寄川上鸿,韩郎辍口赠楚翁。


便令剥锦煮荆玉,甘脆不道箪瓢空。

客忧今岁旱,事已见几微。


早早榴花密,迟迟竹笋稀。


即今防黠贼,已若堕重围。

棕鞋桐帽走风雨,正是山僧送笋时。


夜月不留栖凤影,春雷失却化龙枝。


从来不识葛藤味,此去方参玉版师。

渭川春色到龙孙,渐养侵云百尺根。


可惜斸来陪脱粟,葛陂留得看腾骞。

释名


竹萌、竹芽、竹胎、竹子。


气味


甘、微寒、无毒。


主治


治消渴,利膈下气,化热消痰爽胃。

地入长沙莫叹卑,竹萌径尺旧相知。


九重才复金门籍,万里先参玉版师。


契阔累年真负口,裴徊弥月未妨脾。

我家庐山下,绿竹常阴阴。
春雷迸狂箨,万点群玉簪。
别来经岁时,肌肉尘土侵。
莫怪频参玉版师,眉山学士旧相知。
可怜一种真禅味,四百年来识者谁。
竹如鹤脚瘦交加,惊识英英玉露沙。
一见已知仙骨健,高于越箭更无差。
王母初来汉殿时,青鸾蹋折扫坛枝。
天风吹老龙珠帐,挂坠瑶簪醉不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