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秋客多萧索。
看船头、西风淅沥,暮云寥廓。
落日危亭荒草岸,一叶小舟初泊。
系马河桥驿。
看隋堤、夜来霜重,顿凋柳色。
故国重阳风雨际,已是千愁堆积。
年少襟怀旷。
似茫茫、置身天际,裂云高唱。
马上千行奚囊句,写尽长途行况。
浪游未遂经还家,自笑临行志太奢。
香径待携吴市酒,竹炉同品惠泉茶。
主人病卧文园榻,过客宵回剡水艖。
人生生落古人后,往往死出古人先。
惟有郁勃恢奇之著作,乃与星斗日月相盘旋。
卓哉弇州有诗伯,精诣直造青莲仙。
行行益以远,惬此心期幽。
一径险复夷,千林密相樛。
回首天际山,矗面悬飞流。
大溪章溪溪水清,上寮下寮山路平。
三山屹立相犄角,百里连亘如长城。
仰干云霄不盈尺,俯视天高浮寸碧。
寒岩突兀山之阿,足履危磴攀藤萝。
岩下清泉响环佩,岩前古木交枝柯。
当中洞门忽开豁,上有石屋高嵯峨。
登山岂不乐,属此风露清。
排檐夜雨滴,诘旦天空明。
欢然金石交,要我林泉盟。
石为文多招斧凿,寺因野烧转荧煌。
世间荣辱不足较,日暮天寒山路长。
古寺残僧少,孤村碧树围。
明朝山下路,愁绝望烟归。
万叠云山踏雨来,白云依旧冒山隈。
尊罍罄尽客怀恶,衣屦沾濡僧意猜。
默坐香炉烟起伏,喜闻灵洞石崔嵬。
催粥华鲸彻翠微,觉来屋瓦白差差。
初疑淡月霜天晓,忽失前山云幕垂。
田父腰镰禾欲耳,行人策杖足如锥。
冥逐归云入远山,九峰环立似人间。
摩挲石刻元和体,矍铄僧谭宣政间。
往古来今浑昨梦,只鸡斗酒强开颜。
夜宿群峰里,朝游大石湫。
寒潭飞薄雾,叠障泻洪流。
侧径苍苔滑,丛祠古木幽。
南坡延胜概,一舍抵开平。
地蕴清凉界,天开锦绣城。
雷轰驼鼓振,霞绚象舆行。
巡守绥畿甸,游从览近风。
山川随地异,声教此时同。
王业艰难远,神都制作雄。
黄屋如天运,纡徐再浃旬。
庆云笼左纛,甘雨净前尘。
非避炎曦烈,将惇磐石亲。
龙虎蟠清淑,金汤据上游。
洛都光有汉,丰邑启成周。
宫钥专留守,邦符统牧侯。
桓州当孔道,城筑自唐时。
翊辅千年盛,川原万里夷。
草滋新雨歇,云起远山移。
汉将荒台下,滦河水北流。
岁时何衮衮,风物尚悠悠。
川草花芬郁,沙禽语滑柔。
地旷居人少,山低云影微。
石墙虫避燥,土屋燕交飞。
沙净泉宜酒,天凉秋合围。
凉亭临白海,行内壮黄图。
具阙明清旭,丹垣护碧榆。
龙湫时雾雨,鹰署世衡虞。
岭西通驿传,山尽见邮亭。
万灶闾阎聚,千辕骠骑营。
市桥风策策,野堠雾冥冥。
晴川平似掌,地势与天宽。
烟草青无际,云冈影四团。
貔貅环武阵,麟凤拥和銮。
高岭横天出,炎天气候凉。
白沙深没马,碧草浅连冈。
晨服增绵纩,寒乡供稻粱。
山行三百里,马上不知疲。
溪涧淙淙急,峰峦矗矗奇。
云寒蓬岛晓,雪霁会稽时。
岫分苍笋特,厓豁洞门高。
丹壁张罗绮,青林拥旆旄。
野花金映辔,沙韭翠侵袍。
薪蒸因地利,种萟遍山阿。
村坞氓居朴,溪桥客径颇。
通宵阴雾重,盛夏北风多。
崇冈绵铁垒,叠巘匝金城。
地峻风烟冷,人稀草树荣。
萱开当夏昼,麦秀比秋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