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一别垂垂四十年,朔风吹鬓两苍然。
寒毡久坐归何日,上幕初登望若仙。
莫使催科书下考,盛谈名理继前贤。
二疏恬退更谁伦,珍重先生继后尘。
绿水青山寻旧隐,葛巾藜杖乐闲身。
天边凤侣难为别,江上鸥盟想见亲。
邛笮康居路尽通,西南开镇两江雄。
汉家大将推杨仆,蛮府参军见郝隆。
象迹满山云气白,鸡声千户日车红。
地接天台胜,山围雁荡高。
诗人同谢眺,羽客见卢敖。
树色分厓翠,江声应海涛。
武卫参文吏,西川控贵阳。
塞平宵檄少,幕静昼吟长。
江汉才难尽,风云志未忘。
员峤层层耸翠峰,碧云片片拥丹宫。
客来欲问飞腾术,仙去应参造化功。
天上风雷双剑底,人间日月一壶中。
笑解腰间老太阿,半生事业总虚过。
归来元亮存三径,安乐尧夫有一窝。
浊酒盈缸春可漉,清诗满袖夜犹哦。
柳塘水漫晓扬舲,离思乱逐花冥冥。
芙蓉旧种参军幕,芍药新开判府厅。
三江龙蟠走海白,九山凤舞入云青。
洞庭湖南木叶黄,桓桓宪府肃秋霜。
弭节还临楚王泽,观风定到屈原乡。
澧兰沅芷思公子,郢曲巴歌唱女郎。
问讯湖南暮,艰危无使来。
兵戈何日息,舟楫几时回。
云梦惟空泽,钱塘又劫灰。
使君家住桥亭上,致政归来乐事多。
新竹阴连烧药灶,落花香度煮茶锅。
吟诗每付门生写,载酒还容好客过。
圣主开昌运,贤才集盛时。
朝廷尊贾董,廊庙重皋夔。
儒术时兴举,魁星夜陆离。
瘦影伶叟鹤共深,羽衣吾洞亦山阴。
黄庭诀在谁堪授,紫陌尘轻念不侵。
莫问亡羊兼失马,休谈枉尺更伸寻。
槭槭疏梧起暮思,与君岁晚见襟期。
霜蹄伏枥无虞坂,倦翼投林有好枝。
每忆赞猷囊脱颖,不随输饷茧抽丝。
惊湍喧浪落寒湾,万室燃灯列火山。
金埒景饶须尽醉,玉华秋好共忘还。
力倾琢石求应苦,课在囊沙得亦难。
报政才看到帝乡,还官又见沐恩光。
卢沟月影随归骑,野店鸡声促晓装。
佐政共夸才识远,交游争羡姓名香。
京国多医士,如公有几人。
传家留秘术,济物独存仁。
药圃灵芝茂,丹炉汞气新。
除章朝捧出枫宸,新拜吴淞入幕宾。
千里侯邦归赞画,一时民瘼要咨询。
地偏白日逢迎少,事简青山览眺频。
声利劳人鬓易斑,红尘终日走间关。
始知廊庙千钟禄,不及丘园一味闲。
载酒日游花屿上,携书时向竹林间。
曾侍同朝听玉音,行藏回首叹升沉。
长才又入元戎府,往事空悬逐客心。
四海交游谁可托,孤山风月自成吟。
几竿修竹绕吾庐,冷署无人静读书。
昨日江船新下网,楝花风里上□鱼。
平生南北与东西,岂是扬波与汩泥。
晚入金门诸彦接,来同绮席赐尊携。
时逢宠渥欣陪预,老遇风光懒咏题。
朝鞍早过凤楼西,雨浥轻尘未有泥。
颁宴百壶人共醉,演纶双笔客同携。
紫微旧刻兰堂閟,朱字新牌艺院题。
十年不到掖垣西,旧路重寻壁已泥。
四户贵同公鼎重,九门高共斗杓携。
追思往事惊陈迹,欲和长言怯巨题。
山绕青原百雉城,入关尽说长官清。
才贤肯为明时出,政事多资赞画成。
禾黍秋风螟螣息,梧桐朝日凤皇鸣。
晓路通高嶂,春城入大江。
草生垂钓浦,人语读书窗。
肃客移茶鼎,行田载酒缸。
去年同赴金銮召,今日占君绣斧行。
治最吴公留旧爱,名优朱博慑先声。
梁园柳暗灵台寂,汲水荷香列馆清。
休沐同真赏,清明雪霁馀。
都城瞻壮丽,仙阁挹高虚。
亭馆烟霞合,园林锦绣舒。
绿阴深处戏童儿,牛自东西儿不知。
休说儿狂无伎俩,人闲何事不儿嬉。
鸡声戒晓。
催上长安道。
宾幕雍容年正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