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啄尽樱桃与紫芝,人间徒自识黄鹂。


我来一见分明极,恰好春当二月时。

心无一事四山高,火色驱寒助敝袍。


坐处始知行处险,静时方觉动时劳。

冷落无声渐入怀,不知身已被云埋。


分明初爱听流水,此意全非听水佳。

铁桥穿过乱层云,万叠山形下界分。


翠色最宜高处见,水声偏好夜深闻。

博望当年漫泛槎,此生萍梗是无家。


谁言华表堪闻鹤,那见人间可驻霞。

寻常石面看流瀑,散雪霏霏溅衲衣。


何似夜寒千仞上,耳根无力意根微。

灵药无根岁岁肥,老人峰下长新薇。


王乔不带神仙骨,空向山头坐不归。

纵使神仙听亦难,难将此意与人看。


可怜易水无端甚,忽为荆轲万古寒。

一片桃花失武陵,避秦人已足嚣声。


不须赊月洞庭上,利涉如今满洞庭。

五色文禽出洞来,七金山上版图开。


秦皇汉武虚劳甚,错听昆明有劫灰。

漫撒珍珠落绮罗,如今金谷恐无多。


天边若得同流水,牛女经秋莫渡河。

吟猿歇后万风收,默对禅心彻夜流。


即使锦堂千岁在,也应歌舞罢秦楼。

峰头午夜气冥冥,春树千年万壑平。


远瀑飞奔当杪下,一回听胜百回听。

久从金粟分文慧,又食莲花住劫长。


百尺凌霜君自得,恰应移映玉堂香。

战月吟魂夜独醒,十年不到此孤亭。


倒浮下界山沈海,直寄高空意入冥。


乍出洞天箫管寂,忽当洪渤露华泠。

月明万顷软琉璃,况复中秋色更宜。


光怪尽随星汉上,襟期只有水云知。


羞看岁去逢佳节,每叹心违过此时。

据树吾忘我,过桥影待人。


突云欺袖入,侧帽闪风频。


高鸟晴啼爽,长藤绿挂春。

古木围林密,烟村此结茅。


棘门杉叶缚,人面雨痕胶。


箭镞涂生药,花枝挂劲矛。

久得归山意,真难说与人。


野烧围岭背,耕犊破山唇。


异草难求号,仙花只耐春。

十载登临兴,年年自不同。


霞光明挂树,山气暗攻中。


雨骤催溪涨,峰晴被雾笼。

立立空青明返照,遥遥行迈了崔嵬。


身轻欲逐云飞去,机尽从知鸟不猜。


四际莫遮天活脱,百年何幸此徘徊。

玉笥山前偶濯缨,罗浮亭子向君成。


未辜东莞人留诺,共爱金牛老结盟。


已付行藏同涧水,肯教魂梦愧山精。

岷峨一脉走南离,大庾回旋有此奇。


地设天留空甲子,云蒸雾拥到今时。


画难着笔端何语,眼总如星可尽窥。

常须催促向罗浮,白首何人念此游。


瑞药灵苗堪备蓄,玉壶云液细封留。


双藜不谢飞云顶,一枕还寻见日楼。

深如南海厚罗浮,此气停储几百秋。


不与乖崖争华岳,懒寻关尹问青牛。


薪铺一路看燃火,律转三阳验发抽。

出门回首便临头,万玉中天翠欲流。


此老英华元自别,生民日用不知求。


群形散散终还聚,一脉沈沈远渐浮。

两年云水拚鸠杖,万里烟霞在指头。


尽道壶公能作怪,长疑此老久闲休。


蓬莱不省真谁见,造物如斯总秘留。

看云遭鹿过,弄水见龙留。


宝聚光须掩,声凡律岂投。


毫毛即天宇,泰华亦针头。

悬崖难置足,却顾几淹留。


草草淩晨发,依依入暝投。


年华更物候,世味白人头。

山灵久相候,今夜宿冲虚。


三岛天分处,双楼月到初。


已觉非人世,端堪卜此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