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子昔游荆门,守相效前驱。


山川来笑人,手板今与俱。


万事相低昂,吾道竟焉殊。

苍苍千秋色,沈沈何时旦。


一与王生游,遂为浮薄冠。


尊酒关他人,诗书同兹难。

长安旭日动,轮鞅错中逵。


飘盖青云端,徒御亦光辉。


朝游平津邸,夕宴曲阳池。

猗猗孤生蕙,托根泰山崖。


上蒙千寻干,下临百仞溪。


雨露既无当,地势使人疑。

卓尔松筠操,皎然冰玉姿。


已标循吏冠,复作儒林师。


左蠡扬澜日,丰城辨斗时。

司马盟坛众所宗,为愁年少不相容。


穆生学得王家酝,三尺糟丘拟葬侬。

三辅游成鬓已银,蹇驴犹自踏红尘。


明年试斩淇园竹,西入咸关把钓纶。

羊家小婢学夫人,到底悲欢不属身。


争似娙娥妆洗尽,自然冰玉离风尘。

纵横彩笔写云霞,其奈山人行径赊。


绮语谶来无一事,偶然微雪警窗纱。

谁道扶风近帝都,绕台千匝尽江湖。


南荒岂少同游侣,踏遍春风闻鹧鸪。

迟鸿台畔擅三余,良冶为箕也不疏。


欲识自相师友意,少陵秋兴右军书。

未从燕市赋招魂,东海虚明孝妇冤。


尔道行春三辅遍,萧条秋色老中原。

金河杨柳未堪齐,马首传觞白日低。


侠客自来轻别甚,醉乘虹雨蓟门西。

浊漳西坼未安流,大麓千岩风雨愁。


五马过题春已遍,犹闻使者下邢州。

已劳燕雁破萧疏,更许唐风慰索居。


慈母尚投三至杼,故人能辨一函书。


空华过瞬那堪捉,病草逢吹偶暂舒。

三月朝天理传车,不将留滞惜居诸。


清曹爱弟难为别,上考知君已自书。


酒尽长干须策马,花明幕府又牵裾。

斋居初坐日斜时,树色馀霜春较迟。


岂谓持衡青鬓客,翛然更忆白云司。


人间得句名甘晚,海内论文心自知。

闻君读书处,乃在清漳源。


小尔新蓬径,居然故漆园。


暗芳书草发,空翠墨花翻。

故人有羊角,一疏忤龙鳞。


生死交情在,行藏世事频。


还将孤愤意,俱付耦耕人。

物意毋深叹,君今试自看。


枕高归卧易,钩直钓奇难。


漳水鲂时上,淇园竹渐竿。

穆生醴酒薄,邴氏宦情微。


人昔冰壶是,官今水镜非。


风云千态出,天地一身归。

自起东山驾,苍生果不虚。


舜门悬水镜,尧日满公车。


契合孤忠后,穷分一气馀。

变后书相问,仓皇拭泪看。


物情殊恍忽,吾道转艰难。


蜂目无劳睨,蛾眉敢自安。

宴坐尚书省,时才屈指中。


西来李襄国,不数汉扶风。


名岂缘吾大,人今向尔工。

南陌晴云稍变霞,东风动柳水纹斜。


园林带雪潜生草,桃李虽春未有花。


幸接上宾登郑驿,羞为长女似黄家。

杨花惊满路,面市忽狂风。


骤下摇兰叶,轻飞集竹丛。


欲将琼树比,不共玉人同。

瑶圃高秋会,金闺奉诏辰。


朱轮天上客,白石洞中人。


佩响泉声杂,朝衣羽服亲。

九衢春月罢歌钟,万井晴烟翠欲重。


吏部文章今再见,汉京冠盖日相逢。


流莺渐历宫中柳,鸣鹤先传寺里松。

几年松槚缺经营,负土荒原赖友生。


曾赋《国殇》悲翟义,竟无佣保付王成。


月明大鸟来华表,剑合双龙卷素旌。

怀玉泉,恋仁者,寂灭真心不可见。


空留影塔嵩岩下,宝王四海转千轮。


金昙百粒送分身,山中二月娑罗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