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直写胸中事,谁拈纸上尘。
兴来那暇懒,得处不容廑。
行有鬼神觑,诗防天地嗔。
谁和阳春曲,仍操白雪音。
郊寒犹有骨,岛瘦未无心。
云到散时看,月当亏处寻。
兴发花开处,情生叶落边。
既为欣厌惑,未脱死生缠。
凿破心中月,冲开顶上天。
百岁已过半,只身谁与偕。
得因徵悟道,失在太开怀。
且托山花宿,时从水竹斋。
残腊天垂老,新春日始孩。
玄君归浑沌,青帝出胚胎。
楼上独倚处,海边相见来。
无象始无假,有形斯有邪。
盈虚怜日月,聚散笑烟霞。
一性亦无我,五行何况他。
白昼常陪俗,清宵得养魂。
几时成草屋,终日掩柴门。
事迫文方出,身闲道始尊。
事体向晚境,情怀非少年。
平生不得地,至死亦由天。
坐背暑弥胜,行膺寒愈坚。
三万六千刻,四千三百时。
不思人事汩,只怪岁华驰。
拚命尝因道,忘家亦为诗。
性静无一物,心生有万端。
曾将魂魄鍊,不被鬼神瞒。
纵步地虽窄,仰头天自宽。
香气醉如顽,当时熟圣颜。
翠知铜骨冷,光照宝痕斑。
泪蚀秋宫恨,烟犹晚直鬟。
自叹儒官拜将官,谈兵容易用兵难。
世间惟有征夫苦,天下无如边地寒。
发为胡笳吹作雪,心经烽火炼成丹。
今朝诗思为髭抽,后日诗从撚处求。
倘每吟诗频撚断,诗人口比老僧头。
未岁生身本属羊,生髭羊岁恰相当。
柔毛取义非无谓,主簿髯髭分外长。
卫武年将百,僖公寿有千。
形方通帝梦,兆始见王田。
白发高山雪,新诗清水莲。
闭户无还往,端居废礼容。
花为贫富焰,燕是旧过从。
持屐对人蜡,绽衣看妇缝。
索米年来甚,伶俜只自知。
黑貂随日敝,葆发豫秋衰。
旧产思重理,先贤耻逆施。
挂冠归故里,寻壑具巾车。
兰蕙庭阶茂,交游世路疏。
一壶新漏箭,千姓旧囊书。
笑卧乾坤里,超然世外身。
门无车马客,径有竹松邻。
梦上三竿日,醉来几度春。
长吟太息问皇天,神通由来也已偏。
一名国士皆贫病,但是裨兵总有钱。
寂寂凝神太极初,无心应物等空虚。
性修自性非求得,欲识真人只是渠。
学道全真在此生,何须待死更求生。
今生不了无生理,纵复生知那处生。
玳瑁应难比,斑犀定不加。
天嫌未端正,满面与妆花。
我有安乐处,名为建德乡。
唱于风起籁,虚白月生光。
自谓青云馆,何惭绿野堂。
一径萦回上翠微,琼楼高拥万山围。
携琴客去常悬榻,问字人来或叩扉。
山静依稀闻叶落,天空迢递见鸿飞。
买断芹塘数亩田,随时耕耨度流年。
起三间屋遮风雨,读几行书对圣贤。
从此尽依鸥鹭乐,于今不为利名牵。
名向诸生册免登,须髭染后白犹仍。
天教粗粝餐常饱,官俸何劳给斗升。
老夫半岁不出门,斗室兀坐天地宽。
瓦瓶不脱二斗粟,老菜一根三日餐。
冬天气寒风飒飒,幸有木绵粗布衲。
一枝秃笔半床书,几树梅花伴竹庐。
养性未应亲市井,托身何必远樵渔。
闲看丹嶂尘心净,久读黄庭世念疏。
宛尔玉川子,萧然独立时。
夕阳开醉眼,野色上吟髭。
九命凭谁问,寸心应自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