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星聚天门暮霭收,连枝今作异乡游。


尊前歌动青云色,峡里寒生紫塞秋。


献赋风尘还白首,著书岁月自罗浮。

客情芳草共漫漫,汉水郧山倚棹看。


滩乱雷声喧白昼,林蒸雨色阁馀寒。


悬崖草屋编氓少,落日烽台候戍残。

蚤起新年到客船,人人快活我忧烦。


心头塞住连麋哽,眼泪含来当酒吞。


拱手只共天贺节,低头但见雪妆春。

舟泊渡头别路长,况逢重九寓他乡。


一江波影依谁碧,两岸菊花为我黄。


凉露沾衣吟里句,轻风落帽醉边觞。

一叶孤舟寄此生,江流谁管重和轻。


岸头日日躬腰走,水面时时挂杖行。


出险惟凭帆转力,无风频听棹歌声。

永夜羁人泊海涯,朔风烈烈透霜华。


飘零有剑为知已,迢递无缘更觅家。


三窟但工捐汉地,孤忠谁志靖胡沙。

渺渺长江水接天,帝京西望转凄然。


金戈铁马无宁土,锦缆牙樯有战船。


离乱烽烟丛此日,风流箫鼓换当年。

栖迟白门下,行采青溪蕨。


隔水望三山,迢迢不可越。


中路逢胜友,相携理兰楫。

客子常明发,霜天正寂寥。


移舟星在水,解缆月随潮。


往事流波驶,归心帆影摇。

谒帝因耽万壑烟,相逢如到画图前。


开帘席对花间月,倚槛杯浮镜里天。


共醉良辰兰曲酒,肯回深夜剡溪船。

野色空青带薄岚,水光深黑入洄潭。


望到中都三百里,好山不断似江南。

昨夜雨来风更颠,淮河北口且湾船。


今朝浪静张帆去,蓬底看山不碍眠。

十日舟行不见山,沙河多似蔡河湾。


舟人忽报安丰近,指点数峰烟雨间。

蔡河百折到沙河,沙河入淮风浪多。


使者官船夜须发,奈尔长淮风浪何。

江汉月辉辉,孤舟一夜归。


白沙鱼聚火,清露客沾衣。


橹约寒湖响,鸥联宿雁飞。

我生不及曹溪卢,一定与岁终荣枯。


西游两月数千里,耳目总被江山驱。


家林忽忆荔枝节,洒若瑞露浇尘肤。

鸣桡昼下白马渡,仆夫指我桃花源。


洞门八里步窈窕,不与尘世通朝昏。


乔松方竹递根裔,野鼠窃返神丹魂。

野店鸡号搅梦残,旅怀长路共漫漫。


春风已散黄茅瘴,江雨犹添乌饭寒。


客傍枫林呼晏渡,僮敲石火具晨餐。

晴丽欣时令,衰迟忝使星。


近谙夔子国,昔上吕仙亭。


业静依三昧,情深吊独醒。

江空滩急榜歌声,西上奚囊一叶轻。


云影自从秋里薄,山姿岂必雨前更。


愁心附雁知何去,逸迹凭诗记所经。

风前箫鼓落滩声,云际孤帆逐鸟轻。


秋满残林初送雨,夜严荒徼渐传更。


无心更着江湖记,庞俗曾闻山海经。

清秋哀角动千峰,蛮瘴迎飙淡不浓。


雄镇偶逢严仆射,扁舟谁况郭林宗。


笔间风雨啼山鬼,橘里乾坤御草龙。

蜀江历邅回,晨帆逐光景。


峥嵘山谷间,有敞青莲境。


丹碧沦浩劫,势面犹深整。

杜陵寒食舟中饮,独客兹晨浪自同。


霏雨满天分野火,低云随眼暗江枫。


青郊旧约啼莺里,紫陌生涯小燕东。

群动已向息,劳劳念倘休。


寒厨供瀹茗,小仆问添裘。


且理还家梦,都忘拍岸舟。

晚子依依膝下娱,七龄方始识之无。


自知补拙惟韩线,敢谓投时有魏珠。


三釜末由供菽水,二人何地答勤劬。

葭管飞灰景物移,微阳昨夜渡江湄。


朔风凛烈帆樯觉,暖气初回草木知。


香圃梅花应有韵,客途柳色尚含姿。

不是鸱夷子,穷年在五湖。


可怜童仆小,亦共主人孤。


飞雪深深病,青山处处吾。

湛湛湘水绿,夹岸丛篁多。


挽舟逆水上,南风起微波。


嘉此晴霄景,逍遥玩江沱。

山阴寄迹馀旬日,宦海归帆已挂秋。


瘦梦不成银汉落,清风徐到夜江悠。


展禽自分安微秩,楚客何因赋远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