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树色参差青未谢。
断岭重岗,一抹烟如画。
漠漠江村寒雨乍。
邹湛葛疆往过此,幕中佐曹畏简书。
习池岘首自今古,故时悲喜成空虚。
越王之孙府从事,恶人亦作俗吏呼。
遂有芳名异代传,琐闱悽惨烈皇年。
致身只向龙髯上,埋血还争骥尾先。
绝笔可曾通紫极,评文犹见点丹铅。
长江渺渺雨蒙蒙,自在扁舟一叶中。
欲识此行无可意,往来俱被打头风。
雪涛一苇意雄夸,惯与滩头雁聚沙。
年后腊前梅唤客,山南水北竹为家。
蓬蒿影里开三径,笳鼓声中听两衙。
唤起骑鲸玉树埋,江边琢语亦佳哉。
眼看云起山容改,坐觉春随花信来。
隔水村深寻径入,系船门窄待僧开。
湘流得雨掌来平,艇子乘风羽样轻。
过眼千山才岭粤,转头一水又衡荆。
大江东下怀乡国,落日西边是戍城。
水绕眉峰碧一湾,荻花枫叶暮生寒。
呼船催向渔村宿,要买鲜鲈荐晚餐。
一簇楼台锁翠烟,雨疏溪阔晚秋天。
西风吹老芙蓉院,两两鸥凫傍水眠。
浓云障日卧前山,已觉林深寸步难。
风雨于人本无意,筋骸如我不禁寒。
小窗饱听喧江浪,萧寺时惊落岸滩。
涨水一篙足,环山七里长。
维舟横略彴,惊鹭入菰蒋。
话旧人俱老,相嗟鬓各霜。
起来雨气掩朝阳,俄喜天开正色苍。
一道澄溪云弄影,千峰霁景泛林光。
微茫烟外颓城露,蓊郁山巅古寺藏。
仲冬风日好,天气更宜人。
雾散林初霁,霞明水欲春。
帆移青雀远,村狎白鸥驯。
扬舲过蠡口,言往习池游。
竹径红尘远,柴门绿水流。
一樽时遣兴,竟日可消忧。
向晚江城霁,扬舲过白沙。
风尘千里客,烟火万人家。
帘卷山光入,帆随日影斜。
荒榛满目故儒宫,忆昔风雩乐趣同。
年代已随川上水,文光无复斗间虹。
黄埃赤日遮平地,高石层阴起半空。
丹霞白鹤洞仙宫,绝顶当年避地同。
春雨矶头忧巨浸,夕阳林下眩残虹。
先几自合乘槎去,投老方惊堕甑空。
落日渔林放棹迟,故人宿草望离离。
深怜子敬琴亡后,恐负桥元车过时。
江阔市亭环废井,关长贾舶近荒祠。
红穗疏灯水上楼,笛声纤远指痕留。
定知吹笛人双髻,可惜湘帘不上钩。
山寺隔烟水,舟人指古碑。
入云松影密,出峡磬声迟。
台阁峰能遍,神仙事可疑。
冥冥细雨湿高秋,花底歌前也合愁。
烟树几株疏雨岸,风帆一梦过三州。
生涯未解谋根固,官路那能免叶浮。
长淮东下月西流,起视龟山势若浮。
砢岸崎岖须列炬,波涛汹涌更行舟。
今秋暴涨尤堪畏,去岁坚冰亦合忧。
早禾割尽晚禾青,地下知章果有灵。
岂忆鉴湖曾敕赐,连山云雾雨冥冥。
丛陵蒇事谨秋尝,归路扁舟泛渺茫。
剡雪无由访安道,鉴湖空复忆知章。
湖上足清昼,雨馀生绿阴。
扁舟到城近,曲港入村深。
野叟频相问,郎君不可寻。
紫云山下别三年,两地音书各杳然。
为报澉湖春水动,放歌相约上渔船。
结交头白总忘年,相见无因事偶然。
绝胜当时风雪夜,到门空返剡溪船。
彭泽县前杨柳新,客舟暂系大江滨。
宝花满地来天女,石笋中流护水神。
城郭千年非故物,菊松三径几归人。
故人南去尽,沙际雁飞飞。
撩乱论兵日,等闲捐佩归。
鹿门终自远,龙性断难违。
连日惊涛势拍堤,晚来恬静喜无涯。
水声擘舵舟行疾,月影满床人睡迟。
双橹咿哑惊鹭宿,片帆摇曳逐风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