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朱弦弄罢南薰起,雨过空庭净于洗。


太湖石畔绿䕺䕺,新叶乱抽青凤尾。


隔户还疑拥碧幢,更宜石下水淙淙。

为爱潇疏种,芭蕉束几攒。
夜来秋思苦,窗外雨声寒。
绿蜡烟犹冷,芳心春未残。
嫩绿开如扇,不禁风雨秋。
都来浑几叶,作出许多愁。
雪晴江馆一尊开,翠扫浓蕉溢户来。
疑是广□官独冷,阳和偏许隔年回。
密与桐阴翠接。
小庭三两本、清炎热。
可怕隐侯弹切。
高丛猎猎画檐西,曾听寒声惨淡吹。
午枕有怀疏雨后,夜灯无语恶风时。
二年成别应多恨,此日凭高动所思。
经年不接故人书,开户逢渠了不殊。
谁运七轮风里扇,时跳千斛雨中珠。
退之有意吟山石,摩诘无心作画图。
幽山净土,生此芭蕉。
无心起喻,觉路非遥。
藤树密重重,灵蕉带雨浓。
何人曾梦鹿,此地旧潜龙。
云气终朝幻,泉源一脉钟。
萧萧意远,带烟痕写出,翠无重数。
曾向辋川图里见,残雪恁时消去。
几净宜书,窗阴碍绣,染绿闲庭宇。
青罗千丈拶窗排,玉树移从海底栽。
夜半偏能延月住,暑深长是挹凉来。
竹君似欠封侯骨,松老难当翰□□。
中岁厌凡子,结交惟道人。
况此丧乱中,益信空门真。
老深龙岫来,意恐非常鳞。
为爱芭蕉步玉除,云根飞翠湿霞裾。
蕊珠宫里归期近,懒把芳心叶上书。
芭蕉为庵世所知,谕人生灭无多时。
春风方抽绿罗卷,秋雨便折青瑶枝。
丛茂如云盖有自,身飘著土当从谁?
畦傍筑室善取譬,叶上濡墨仍题诗。
雨后芭蕉苑,春深杨柳宫。
倚云悬碧盖,萦雾闭雕栊。
辇路回天上,歌台出水中。
长叶翩翻绿玉丛,植来况是近梧桐。
美人闲立秋风里,羁客孤眠夜雨中。
情逐舞鸾偏易感,事随梦鹿渺难穷。
越客南来梦转添,移床听雨近虚檐。
绿蕉分得祇园树,晓露承来似蜜甜。
石上来参玉版师,殷勤觅得凤凰枝。
分明认得如来意,坐到林扃月上时。
绩丝成葛薄如云,裁作鸾笺学右军。
若使卷心无逸翠,不教修竹有弹文。
并坐虚窗意切。
有谁来解得、同心结。
一粟灯花明灭。
高梧丛竹。
要逃炎、那及天皆绿。
临风大叶招飐,青鸾倦翮,将飞还伏。
深沉院宇,看几茎叶展,空翠当户。
密密疏疏,瑟瑟萧萧,寻到绿天深处。
心心心事愁重叠,有百结、丁香同苦。
摇摇如扇叶,风颤午窗阴。
素不生枝节,人皆见赤心。
寒拥蓬窗暮更侵,何来琪树立森森。
绿天昨夜长笺碎,幻作天花笼卜林。
石上芭蕉手自移,黄梅便得雨如期。
水根联络银丝漾,风叶纷抽羽扇攲。
日验发生疑有准,心加爱护每忘疲。
新种芭蕉绕石房,清阴早见落书床。
根沾零露北山润,叶带湿云南涧凉。
得地初依苍石瘦,抽心欲并绿筠长。
荣瘁根苗换岁年,绿云光照玉阑前。
双开掌扇平遮日,一卷新书直奏天。
自可题诗供醉笔,不堪听雨搅愁眠。
杨花梦觉春阴阴,凤钗绾髻双黄金。
守宫血冷臂如削,豆蔻茧红愁正深。
罗衣熨帖沉烟缕,恨身不作双飞羽。
寒泉泻破青山腹,青山不改寒泉绿。
幽人一派泉石心,倚溪著此数椽屋。
窗外飘喷万斛珠,枕边玲珑一片玉。
寒食家家尽禁烟,野棠风坠小花钿。
如今空有孤魂梦,半在嘉陵半锦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