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自古推同姓,相从弟与兄。


已占东井聚,谁谓泰阶平。


龙友当为首,鹓行近有声。

西风苕水清,春日卞山横。


莫问桃花红,但说莼菜生。


骚人居是间,俯仰得其情。

吴松江头田舍翁,年年苕溪摇飞篷。


沿溪杨柳旧相识,问翁何事犹西东。


心欲无言泪如洗,松楸正在西山里。

吴兴元是水晶宫,楼阁溪山罨画中。


酒舫载过寒食节,舞衫吹遍鲤鱼风。


当时乐事谁能见,此日王孙自不同。

送客情已悲,何当更送汝。


送汝情已悲,何当在逆旅。


此情各自知,临行复何语。

不谓飘零客,能逢骨肉亲。


乍同灯下语,犹讶梦中身。


意绪兼悲喜,关河各苦辛。

六月苕溪路,人看似若耶。


渔罾挂棕树,酒舫出荷花。


碧水千塍共,青山一道斜。

岸花夹水备芳鲜,愁思看时倍惨然。


几欲将愁寄流水,苕溪又不到桐川。

曾向天阶挹桂香,江山随处落诗囊。


十年始遂郎官显,一蹶翻从驿路忙。


莺凤未应栖枳棘,鲸鲵端合纵溟洋。

一抹晴空无际,烟光淡荡,微月当楼。
点缀平芜树色,暮霭初收。
断霞边、慈乌千点,看反哺、争择枝头。

翠竹婵娟傍野潭,秋山日映草堂寒。
云枝桂树临虚榻,翡翠山鸡照碧湍。
漫学赤须求茂苑,久携青剑隔长安。
山人遗荣者,长啸游三吴。
海上冠服野,客中琴剑孤。
阳春武林去,飞鹤思林逋。
西塞玄贞子,清风世所希。
草堂君卜筑,千载影相依。
乌蜀青山绕,桃花白鹭飞。
相逢华发两星星,旧事邯郸一梦惊。
舌底雌黄谙世味,眼中青白见交情。
馀杯更觅论文具,好树休啼唤客声。
盛世英才偶未逢,寄身无地转如蓬。
诗亲东野穷尤壮,赋拟相如老更工。
雕鹗不飞行奋迅,璠玙未献要磨砻。
笔判虚空也太奇,古今天下几多诗。
虚空判了元无尽,信手拈来自不知。
只道还家犹未还,故山书册蠹鱼残。
半生不疗饥寒苦,空有诗名满世间。
美人楼上晓梳头,人映清波波映楼。
来往舟行看不足,此中风景胜扬州。
斜风细雨转船头,夜半波平带月流。
行到下菰城畔望,水晶宫阙是湖州。
送归人值暮春天,顿触离怀在眼前。
满地绿阴诗似海,一帘花影酒成仙。
惠连未醒西堂梦,安石还随东墅缘。
首阳山人饿至死,陶公乃为饥所驱。
大贤出处自有意,腐鼠何得疑鹓雏。
谁初令我堕世网,久抱磥砢行崎岖。
苕之水,向东流,君家草堂溪水头。
一室小于溪上舟,清风满屋长如秋。
甑中生尘鱼在釜,终日哦诗摇两股。
吾闻天目山中乃有千尺之悬泉,下赴大谷为奔川。
百里清苕净如练,云光鸟影濯濯涵漪涟。
峰峦过尽见城郭,春申剑履三千客。
吴兴松雪真奇士,书到通神逼二王。
谩有儿童夸并驾,更无弟子得升堂。
谩秃霜毫临北海,更求雪茧写兰亭。
也知不改无盐陋,浪抹青红斗尹邢。
石鼓镌功元自缺,秦碑颂德久应讹。
一时篆籀今谁解,白发江南玉雪坡。
退之作传聊为戏,子云草《玄》真好奇。
更有区区工画卦,强分奇耦学庖牺。
近代何人下笔精,吴兴松雪最知名。
欲过大令归前辈,竞学中郎耻后生。
昔年分袂霅川东,系马花梢扑乱红。
解佩送行情怏怏,举杯言别恨匆匆。
中人以上谁知我,北斗以南惟有公。
徵君家住白蘋溪,烟雾萧骚万竹迷。
茅屋秋风辽海阔,锦城秋色傍人低。
朝来把钓频维棹,雨过看山独杖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