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万里归来后。
恨离别、今还又。
自从分手,千行清泪,一天消瘦。

多谢新诗起钝顽,扣门佳梦忽惊残。


句中解貌秋霖苦,读罢犹闻夜滴寒。


谁道贵游无世话,君今清尚更儒酸。

开岁晴非少,经旬雨是多。


涧寒人迹断,山暖鸟声和。


试手应如画,回身易掷梭。

阴阴天气恰如秋,雨密还稀不断头。


积土纵横聚蚯蚓,败墙零落上蜗牛。


支颐习静犹成趣,搔首寻思只伴愁。

白潦玄云净影涵,漏天奚止说西南。

毁垣到处疏篱当,支厦何年大木堪。

憭慄未须悲宋玉,沉吟漫尔忆岑参。

帝城阴晦积,宫路水云宽。


只道天为漏,何时上得乾。


潦侵三辅阔,溜挟九陵寒。

共有愁霖唱,偏多滞客情。


密云屯近塞,高溜迸层城。


行灶无黔突,朋车绝过声。

地下经时雨,云生累月阴。


浴凫偏近砌,乾鹊漫依林。


但恐高天坠,还愁大陆沉。

神皋望欲沉,长路水云深。


尚恐去秋雨,还为今夏霖。


有戈回白日,无力破重阴。

入夏多霪雨,经秋未肯晴。


直须忧地陷,无计补天倾。


方割伤民瘼,其咨轸帝情。

农事正纷纷,天时异所闻。


举头方见日,翻手又为云。


茅舍蛙分部,槐庭蚁失群。

噎鸠唤雨恼秋魂,唾手笺天恨少文。


卷去行云宜有主,放行飞海恐成群。


蒙蒙遮眼寻山远,点点送愁缘竹闻。

九夏苦无雨,冬来何太繁。


冥冥翻浪急,莽莽塞天昏。


野服沾松翠,空墙绣藓痕。

竟日云阴合,千峰雨脚连。


田禾烂欲死,平陆溃成川。


竹径坐来恶,蕉房听可怜。

淫雨经旬月,蓬蒿掩敝庐。


饥乌藏树杪,行蚁徙阶除。


天意高难问,云游迹渐疏。

今春多骤雨,委巷绝经过。


跬步若为去,愁心当奈何。


岁年防桂玉,卑湿畏江河。

风雨复风雨,萧条只暗窗。


昏沈真似病,垒块未能降。


亦有到齐酒,其如隔楚江。

断桥春水隔,疏牖暮云昏。


蔓草萦山郭,江涛涨海门。


泥陈留鸟迹,壁湿乱苔痕。

皇天日日雨,何不悯吾农。


冷逼青秧瘦,阴添绿树浓。


晚来鸣两鹱,谁与遣顽龙。

青裾白面扫晴妇,冯仗精灵格上穹。


黑云西行雨脚退,针线女儿争奏功。

久病朝籍未通名,雨窗且得卧天明。


御街石路光凌乱,坐想诸公把滑行。

凄凄半月雨。
做尽春愁无处诉。
帘外泼寒处处。

阴风黑塞云漫漫,虚空昼夜腾波澜。


群龙淫怒烦神官,银河源源来未干。


日月暗行天岂安,地下万物泥潦汍。

正月至二月,未有不阴时。


天漏石难补,春寒龙转痴。


莺花偏见妒,笠屐最相宜。

闰馀百五节,阴曀两三旬。


绿暗花容靥,枝垂柳眼颦。


更怜泼火雨,妒杀惜春人。

弥月已苦雨,今朝仍禁烟。


一蛇歌独处,黑蜧跃重渊。


旧火忽以改,冷灰何用然。

自叹书连屋,生涯不值钱。


案萤乾欲死,简蠹饱犹眠。


甲乙呼儿检,缥缈次第诠。

东川一路宿沙头,晓夕江干雨未休。


莫道天公晴日少,恐将孤月照人愁。

我生不幸戴天而履地,地老天荒见奇事。
岁阳在癸岁阴在亥,七月四日始兆之,陆沉从此见灾异。


因利乘便革匪出,主张篡逆大无忌。

天帝醉倒玄冥喜,不杀阳乌誓不死。
去冬滕六既败绩,屏翳毕宿挺然起。


旁驱泰山云,倒抉天河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