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治术平生薄汉唐,致君尧舜岂文章。
早知红鹤非吾侣,善用青苗即社仓。
忧国心惟天可鉴,名山身与世相忘。
客心豫为秋风摧,与狐谋裘苏病骸。
独贪避暑胜河朔,入握阴泉珠一枚。
炎官恐我不耐冷,余威直到单于台。
木柴僵落白草摧,禾麻残立如枯骸。
邪气袭逆中结轖,涊汗不待《七发》枚。
焦头颇苦张火伞,炙肤无乃团冰台。
金华牧羊儿,稳坐思悠哉。
谁人得似张公子,鞭笞鸾凤终日相追陪。
长夏无所为,垒曲便筑糟邱台。
误把清标犯世纷,平生忠业自超群。
如何今代麒麟阁,只道诗名合策勋。
霜筠雪竹古精蓝,投老归与志自甘。
一食万钱终忍垢,鱼羹饭美忆江南。
归来心事平,蹇驴踏秋风。
举鞭问髯奴,何如浣花翁。
道旁几高松,风来自相语。
当年泚笔笑愚忠,后日私书迹更穷。
自是京刘异恭显,未知君意与谁同。
作古非今祸已成,亦知鬼责与天刑。
试看一病遗言处,犹劝傍人诵佛经。
百年萧散迹,强半此中居。
淡意云能学,迟情日不如。
画收四壁静,琴在七弦虚。
纷纷新法布寰中,期许高谈命世雄。
才略未能齐贾傅,勋名偏欲埒姬公。
早知元祐群贤起,悔不江东一令终。
巍巍公辅地,乃在城东隅。
春风为惨淡,野鸟相招呼。
宋朝享祀配尼父,数百年来委残土。
江上城隍古镜中,城边山色翠屏风。
鱼虾接海随时足,稻米连湖逐岁丰。
太伯人民堪教育,春申沟港可疏通。
十里松阴蒋子山,暮烟收尽梵宫宽。
夜深更向紫微宿,坐久始知凡骨寒。
一派石泉流沆瀣,数庭霜竹颤琅玕。
草树荒凉门半开,管祠人去不曾来。
漫装舒国簪貂坐,何似钟山策蹇回。
后世诗名高北斗,向时国论冷残灰。
十月江南已得霜,相君门客小山房。
冬深柏子和香扫,准备生辰作好香。
老楮声名浃四方,帡幪隐陋到藜床。
境空生白道所集,气暖如熏德未凉。
眼底咄嗟贫亦办,世间淫巧行终妨。
清修是药别无方,纸閤新糊暂著床。
定自中扃元洁白,直教平地亦清凉。
布裘衲被总相称,暮雪晓风浑不妨。
一树秋风啼老乌,钟山猿鹤近何如。
六经不载青苗法,不识当时读甚书。
天上龙胡断,人间鵩鸟来。
未应淮水竭,所惜泰山颓。
华屋今非昔,佳城闭不开。
圣贤遗陈迹,文章隐至神。
北天开盛际,南国起斯人。
兼济希先觉,公传袭大醇。
何处难缄口,熙宁政失中。
四方三面战,十室九家空。
见佞眸如水,闻忠耳似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