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避地偷生只闭门,不堪搔首对醨尊。


行歌野哭江头路,雨叶风花总断魂。

浴凫飞鹭下横塘,花过莺归草自长。


恰似碧鸡坊口望,浣花溪上一茅堂。

含桃熟后莺还语,柳絮飞时燕亦忙。


风物但随时节好,不知人意自凄凉。

乱来岁月总如流,头白江村不奈愁。


老罢此身何处着,尚堪同倚雨中楼。

醉里青春挽不留,眼前戈甲几时休。


溪边雨细花吹尽,陇上风寒麦又秋。

满溪烟雨湿芙蕖,绿叶红花锦不殊。


闻说宛西桥畔宅,小园无地不荒芜。

虎头山下元无路,龙骨溪边尚有窗。


风里荷花吹不倒,雨中鸂鶒自成双。

有家怜我无乡地,好事知君不世情。


借得小窗安净榻,卧听风雨入荷声。

反锁衡门谁复开,草堂殊不见兵埃。


雄风斜卷云头去,雌霓横遮雨脚回。

长啸岩东古寺前,三峰相倚势相连。


偶逢云静得见日,若有路通须近天。


阴吹响雷生谷底,老松如箸见崖颠。

襟裾三日绝尘埃,欲上篮舆首重回。


不是吾儒本经济,等闲争肯出山来。

南药东边白阁西,登临身共白云齐。


上方顶上朝来望,陡觉群峰四面低。

行尽重云几曲山,回头方见碧峰寒。


天将仙掌都遮断,元恐尘中俗眼看。

久厌尘笼万虑昏,喜寻泉石暂清神。


目劳足倦深山里,犹胜低眉对俗人。

车倦人烦渴思长,岩中冰片玉成方。


老仙笑我尘劳久,乞与云膏洗俗肠。

参差台殿绿云中,四面筼筜一径通。


曾读华阳真诰上,神仙居在碧琳宫。

春色今年贲古台,东风续续见桃梅。


秾华莫惜三杯赏,寂寞原非一日培。


我有好怀随物遣,花于老眼尽情开。

清胜之居不可当,诗书亦许带农桑。


近家湖似君王赐,买宅赀非录事将。


山有一屏华翡翠,人无半唾辱沧浪。

堂在瀼西黄草茨,吴乡莫把蜀乡疑。


地从杜甫名全借,图为卢鸿我不辞。


衣桁夕阳迷翡翠,竹坪春水下鸬鹚。

爱子别业湾之东,去家仅在一里中。


蔽门遮屋树未大,矮檐但见麻芃芃。


频年一意耽诗酒,翻然改与耕夫偶。

屿花晚,山日长,蕙带麻襦食草堂。
一片水光飞入户,千竿竹影乱登墙。


园梅熟,家酝香。

好风残暑不同涂,稳看饥蚊自扫除。


不谓南轩有佳竹,卷帘相对一床书。

松径隈云到静堂,杏花临涧水流香。


身从乱后全家隐,日校人间一倍长。


金箓渐加新品秩,玉皇偏赐羽衣裳。

某树某水与某丘,旷怀往往消百忧。
无端弓旌被缰锁,坐对尘壒生牢愁。


卢鸿草堂图,阅世已千载。

爱花成癖不待招,春来遍踏东西郊。

草堂人去客来游,竹笕泉鸣山更幽。


向使经营无陆子,残僧古寺不宜秋。

陆子家风有自来,胸中所患却多才。


学如大令仓盛笔,文似若耶溪转雷。


襟抱极知非世俗,簿书那解作氛埃。

狼籍成衰老。
唯馀此、数茎瘦骨,随风颠倒。
满目江山无熟处,一曲林峦新造。

返照一轮微,行行望不违。


疏林迎缓步,薄影上轻衣。


雪练空初合,云波静尚肥。

稻露垂珠远望平,疏风疏雨葛衣轻。


枫林摄摄消残暑,禅室登登待早晴。


话到闲愁无一字,棋终残局笑双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