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无数红妆去复回,竹林仙境起香埃。


低声偷向神前祝,愿早熊罴入梦来。

花笺五色制灯联,榜向街头境社前。


缓步巡檐看一过,就中都说太平年。

烽烟久息海无波,紫陌红楼乐事多。


灯下数声郎子鼓,儿童争唱八仙歌。

紫骝嘶向月明间,漏尽铜龙尚未还。


何处凤笙声袅袅,松棚高结舞鳌山。

珠玑高喷火龙红,满架银花一线通。


忽到半空闻霹雳,灞陵桥断紫烟中。

朱门处处月光流,金鼓喧天夜不休。


堂下装成狮子吼,一双争戏彩丝毬。

庭静午风凉。
荔子盈筐。
小姬纤手解罗囊。

白玉莹肌肤。
轻衬罗襦。
凤凰冈上锦千株。

弦管催欢太液头,曲中消息奏涪州。


骊宫正想金舆远,羯鼓空馀玉座愁。


花萼稀闻承内宴,霓裳无复侍宸游。

红云开实满林香,海鸟孤飞练带长。


粤客赋成西掖里,荔丹时节最思乡。

东去珠江水复西,江波无改水西堤。


画船士女亲操楫,晚粥鱼虾细断齑。


出树乱禽忘雨后,到篷残日与桥齐。

荔枝一骑红尘后,便有渔阳万骑来。


郭令诸孙今得味,却同羯鼓逞诗才。

祸根妃子尝珍嗜,今日何须有荔枝。


玉树后庭那结实,也能亡国更堪悲。

暑馆风沈睡眼醒,荔枝新熟暗香生。


玉纤为剥红绡颗,甘露初凝湿水晶。

枝条相轧碧云浓,衬出骊珠落照中。


未说甘香消酷热,且看纤手擘轻红。

骊山宫殿九天开,盘出轻红破玉腮。


中使传宣催驿骑,宫娥报道荔枝来。

华清玉骨化作灰,赪虬不受蛮雨催。
圣僧已捧火齐至,绛襦仙人殊未来。


去冬严霜击炎海,迸碎虬珠春不彩。

国色天香满玉堂,一枝谁荐茜罗囊。


知君惟采秋前实,擘得星苞仔细尝。

明珠数颗缬红霞,不入开元帝子家。


闻说阿娇曾破笑,累累应作掌中夸。

暑雨初晴日正东,枝头火实映云红。


筠笼解致琼浆美,笔札兼传雪调工。


海国林园推异品,旅人乡味忆芳丛。

南国种偏奇,青林朱实垂。


味分甘露液,色染绛罗衣。


仙子霞为佩,佳人玉作肌。

小园花梢雨歇,浪羞泫。
碧瓦光霁,罗幕香浮,莺啼燕语交加,是处池馆春遍。
风外、认得笙歌近远。

胜日登临幽趣。
乘兴去。
翠壁古木千章,林影生寒雾。

豫章先生行孝友,作书往往心应手。
想当挥汗临风时,不在荔枝与春酒。
竹枝歌中喜鹊鸣,食莲感秋思弟兄。
青沙白石雨翻盘,浊酒香莼挹露漙。
素魄岂知人尽望,啼乌不觉夜逾寒。
檐前斗影悬泉落,天外星槎倚汉残。
中原果食备珍奇,此物由来道路迟。
多事尉陀通献纳,至今南海贡离枝。
嘉川荔子著芳名,携从归鞍到锦城。
驰驿幸无唐日贡,甘芹聊致野人情。
丹砂结颗藏膏露,赭縠为囊贮嫩琼。
筠笼远致色犹鲜,咀嚼琼英真味全。
多谢仁人怜病渴,故将灵液爽心㾓。
素闻岭南风,今假岭南馆。
穷秋馀夏蒸,初腊借春暖。
披衣汗流衣,握简汗流简。
火珠压树红离离,五月炎州荔熟时。
买树有时来野老,窥枝终日戒群儿。
红尘不媚烟花笑,玄圃深韬玉雪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