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直干檠青盖,孤根出淤泥。
得名君子列,谁敢诮濂溪。
群山如龙骧,回瞰北郭门。
四顾原野开,川谷雄吐吞。
坡陁显峦麓,苍翠连丘樊。
暴之烈日无改色,生于浊水不受污。
疑如娇媚弱女子,乃似刚正奇丈夫。
有色无香或无实,三种俱全为第一。
连宵噩梦讶纷萦。
盼南天、一雁长征。
当暗风送雨秋窗冷,乡信到、陡地心惊。
秋泠万顷夜偏清,小艇凌虚一棹轻。
荷芰凋残香气减,鱼龙寂寞浪花平。
月侵芦苇如霜白,风洒蒲菰作雨声。
巨鳌潜海中,何年此迁播。
古洞恒阴森,屏息不敢唾。
伛偻穿胁出,延缘扪脊过。
莲花何灼灼,灼灼花莫比。
淤泥中濯濯,濯濯出清水。
把酒对莲花,莲花笑欲语。
芹藻清涟乐溯洄,山光水影共徘徊。
荷如解语闲舒卷,云似无心自往来。
城阙袛应思我往,泮林谁是出群才。
佛镫照客梦,秋气空人心。
不历世味艰,安知禅定深。
轮蹄滃余壒,钟磬生曾阴。
寒云叠叠水重重,木落空山敛瘦容。
九品莲台登绝顶,十分秋色到高峰。
纪游已入幽人画,览胜还寻旧日踪。
铸金辛苦布金难,谁向仙家鬓上看。
鬘市栽来品优钵,迦陵衔处味旃檀。
山经补系天花菜,禅悦分参竺法兰。
映日流辉艳绮霞,山庄移自梵王家。
九天湛露凝仙掌,一路春风护属车。
照影绿环灵沼水,分看红出苑墙花。
一花一叶一因缘,阿耨池边种几年。
喵德水涵众香国,华鬘云拥四禅天。
灵根漫佐伊蒲馔,嘉树应翻贝叶编。
五台山色本清凉,种出金莲满上方。
宝相千层围法界,琼蕤四照散天香。
风裳水佩游仙引,月地云阶选佛场。
欲曙未曙候,空山无可名。
但见鸟飞处,淡然秋云生。
烟霞多变态,若与群峰争。
风清月堕花无力,粉白罗衣澹空碧。
冰碾肌肤雪化魂,夜深却向西风泣。
不共芙蓉种若邪,不施颜色逞骄奢。
瀛洲地脉通蓬莱,海上突出千琼瑰。
一峰峭拔碧波外,幻作瓣瓣莲花开。
山头留古刹,客到且羁栖。
回望高天近,平分落日低。
钟声风上下,塔影月东西。
白莲无语鹭写照,水草忽开鱼聚行。
日暮琴台心不动,一钟惟有汉阳清。
晴川历历自返照,叶落归根进步来。
可有龟巢莲叶上,化为脉望戏琴台。
两崖如伏狮,鸟道通一缕。
侵晨理轻策,过此日停午。
小洞缠枯藤,十步忽一俯。
炼石无定冶,愈变乃愈工。
九峰复九折,一折殊一峰。
方割紫玛瑙,圆擢青芙蓉。
天开八叶莲花峰,神龟引子巢其中。
千年皮骨老化石,玉色不与凡工同。
十丈花开自白莲,峰头花色更鲜妍。
分明会得濂溪趣,强作新诗续古篇。
冷屋栖云是几年,嗔人履迹破苔钱。
不辞更入山深处,手种西方社里莲。
风动云开净客颜,三千丈石锦烂斑。
淤泥不是花开处,擢出天河绿水间。
多病登台今古情,菊花摇荡午凉生。
山前木落石岩出,海上潮来秋渚平。
野兴已随芳草远,归鞭更傍落霞明。
地产枝莲异,莲宫自此兴。
殊祥天不靳,奇艳雪堪陵。
魄化疑吴女,碑传有蜀僧。
王业根本在豳岐,郡国千万分柯枝。
使君驷马一马驰,三台瑞应天为之。
视吏舆台民如子,不烦颐指而气使。
会昌湖上客,今已化为尘。
一束青刍奠,空思如玉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