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带船窗卷碧纱,人人歌管斗繁华。


吴王往日风流在,狂杀苏台十里花。

兰若云深处,前年客重过。


岩空秋色动,水阔夕阳多。


早负江湖志,今如鬓发何。

春入翠微深,春风吹客襟。


相携木上座,来礼石观音。


老树积古色,薄云生昼阴。

海涌峰前云树盘,佛宫飞阁出巑岏。


虎来古冢金精白,龙卧秋池剑影寒。


禅老说空留坏石,鬼仙题雨下虚坛。

维舟与客访兴亡,寺有残僧说故王。


宝物已销龙虎气,奎章犹射斗牛光。


为妖真女花藏墓,说法生公月满堂。

余适偶入城,本是山中客。


舟经二王宅,吊古览陈迹。


松阴始亭午,岚气忽敛夕。

骏马龙驹种,佳人燕子身。


驰驱下夕坂,险绝太惊人。


血是蹄间汗,香为鬓里尘。

光淬芙蓉,魂惊魑魅。
青苔石上娲皇泪。
自从双剑作龙飞,空闻白虎眠幽隧。

乾坤双眼一空亭,山色能令五马停。


鹿苑尚衔吴子艳,虎丘重对白公青。


烟消碧落千峰出,月浸严城万户扃。

循麓都来几屐踪,异观灵景正重重。


入门始见山和水,汲涧愁惊虎与龙。


四面更无林作伴,当头又着塔为峰。

登山向落晖,曙色又熹微。


不到上方寂,安知尘境低。


池星辉国剑,松露晕朝衣。

峰顶云擎塔,门前路接城。


到山先见寺,近市不闻声。


吊古身逾幻,凭高酒易醒。

一点紫泥封岱顶,武丘雄拔阖闾城。


席前花雨天宫落,槛外云霏脚底生。


毂辘十寻抽玉液,於菟千百逝金精。

路出女濆湖,警跸霸王驱。


灵池飞霹雳,枯冢走於菟。


老禅犹点石,仙鬼只疑狐。

浮生偷得片时闲,古寺寻僧借景看。


楼阁倚云山气湿,辘轳卷水涧声寒。


地埋吴剑痕犹在,碑刻唐诗字未漫。

石阑浸碧剑池空,池外秋声万壑风。


人倚僧窗看风雨,亭亭塔影有无中。

胜地访灵踪,层楼四槛风。


远阴生旷野,午影转疏桐。


涧水霞凝紫,溪烟日衬红。

几拍歌声在半塘,感君同载不嫌狂。


里中可语人偏少,世上无情事却忙。


树石那知山后好,茶泉端爱雨前香。

吴墟秦烬灭遗踪,谁见千岩锁梵宫。


化出楼台双树外,密移天地一壶中。


石形虎踞森相向,剑气龙盘冷射空。

昆阆乘沙不可攀,蓬莱涉海去无还。


宁知胜绝神仙境,近在青林绀宇间。

云岩不减灵岩好,昨者胡为涉行潦。


千人石上两青鞋,日出深林歌杲杲。


一时取乐能偿劳,水西山北争探讨。

龙门通世好,虎刹获新观。


会晤缘非偶,登临足未艰。


层峰随野眺,曲涧恣幽盘。

松风浮渌蚁,玉露点秋盘。


便许千人石,时为十日欢。


残香留碧草,初月动芳兰。

稻花菱叶满流波,秋色其如夕照何。

暝泛不知柔橹乱,前川微月雁声多。

楼头红日近扶桑,乳燕参差入画梁。


雪乳乍分卢处士,天香元属魏平章。


移来上苑非金谷,烹处中泠是玉堂。

杨花飘落遍天涯,十二雕阑散曙鸦。


玉碗坐邀阳羡月,金盘驰送洛城霞。


清香恍坠幽人席,艳色偏归上相家。

翠岭晴烟锁鹫峰,玉泉阴洞隐龙宫。


高攀双树青冥上,俯瞰三吴宿雾中。


沙浦断云低度鸟,石林修竹静吟风。

泊舟禅径石门通,徙倚湖天望不穷。


正扫书坛拜和靖,犹开梵塔礼生公。


汀洲晚浸蒹葭水,台殿晴呼松柏风。

潭渚逶迤草树重,上方台殿隐孤峰。


清辉夜吐吴城月,虚籁寒生梵院松。


窗瞰浦云宜引望,石留僧讲谩遗踪。

禅径香台访碧山,玉堂黄阁奉台颜。


乍挥藻翰花争丽,久脱朝簪鹤并间。


林下看云松影静,岩边著屐藓痕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