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霸业荒丘春草长,只听儿女话真娘。


虎来墓上犹应怪,鹿入宫中尽可伤。


太息乾坤空浩荡,不留豪杰管兴亡。

清尊黄菊红萸佩。
两度云岩醉。
帽檐今日更清狂。

干将化龙飞上天,寒崖古木俱苍然。


大星西殒化盘石,银河倒流通剑泉。


山鬼夜啸或风雨,坡仙浩气凌云烟。

凤林诗老,爱云岩鹤涧。
两屐孤篷岁寻遍。
把英雄儿女,白石清泉,研秋露,细向松窗编纂。

胡公绝代才,宰物有精识。


剖符镇全吴,挥霍破馀力。


公庭寂无事,惠化浃疆域。

诗书贫自得,云水老何厌。


世味僧边减,山容雪后添。


狂摩试剑石,醉眺大吴岩。

漫踏书台路,那逢讲席人。


泉争惠山品,地避子城尘。


幽林云隐见,峭壁玉嶙峋。

溪门藏曲坞,入寺始知奇。


石悟生公法,山传白傅诗。


浮云催短世,裋褐傲清时。

胜地遥相引,清川澹自临。


散怀盘石大,洗耳剑池深。


僧气饶云月,岩居傍竹林。

剑池侧畔。
十仞苍厓梯级半。
高阁登临。

烟柳回塘,扬画桨声中,签翠低展。
客与香迷,一舸镜澜徐转。
莺语燕语难分,但醉倚、好花人面。

兹炉之先,鲸波空际。


有国曰韩,以陶以器。


奉之函丈,宝烟轻细。

江乡萧飒不禁秋,古刹名山占此丘。


云护龙池迷雁塔,雨平虎迹上渔舟。


声传清梵疏钟出,衣妥红莲极浦流。

盘石广且平,万木郁以苍。


中有高楼台,翼翼何煌煌。


黄金涂殿柱,五色错中堂。

吴晋豪华冷劫灰,竺乾金刹压崔嵬。


玄黄半夜虎精泄,紫翠一峰鳌背来。


池水暗通浦海入,岩扉寒枕白云开。

青山亦似隐吴门,洞霭江烟欲互吞。

虎气尚呵盟长墓,龙宫旧敞给孤园。

涓涓石濑妨僧定,谡谡松涛洗市喧。

生公台上两花新,时菊霜枫映画轮。


终古金银沉夜壑,何年风雨啸延津。


姓如玄度耽名理,宦似王弘爱酒人。

孤帆落处即登台,匹练光中首重回。


旧苑灵峰摽海涌,东林精舍倚云开。


剑痕转恨雄图尽,麈尾谁传祖印来。

因寻白社款禅宫,野兴难随暝色穷。


古径松篁幽碍月,上方楼阁迥含风。


吴歈每发乌栖后,梵呗俄翻鹫岭东。

来访西庵三畏堂,山林草树只青苍。


剑池不洗行人恨,石上春风白日长。

急雨成快晴,晚日射□薄。


院静辘轳声,崖古枇杷落。


澄泓有潜鳞,寥廓无归鹤。

名郡值佳境,良朋谐胜游。


阊门暂弭节,虎丘同泛舟。


岸莎欲佐舞,波鱼能听讴。

歌板初传酒渐催,金阊桥下放船开。


香风低散飘罗袂,艳舞轻翻簇锦堆。


渔唱依林吹笛和,莲舟拂水送花来。

姑苏城外王珣宅,十里楼台胜画屏。


泉因好事多逢品,石本无心亦解经。


生公池在藕花碧,吴子墓荒龙气扃。

涉江数百里,历览苦未厌。


饮水过南零,采茶入阳羡。


兹山隐平陆,彩翠扬芳甸。

山水千年尚抱灵,太湖一片护重屏。


龙成天子难埋气,虎在人心莫问形。


茂苑燕新烟里见,横塘蛙乱雨中听。

海涌峰头万顷云,天风鹏背忽逢君。


此行巳是蓬莱客,袖得还丹与我分。

海涌峰头,舞残歌散,犹认旧家南国。
金虎苍茫,玉鱼零落,短簿何堪收拾。
只留取、荒台下,点剩生公石。

潭深剑气鉎,树瘦岚光薄。


石坛古即今,藤花开又落。


晋士已结庐,吴市犹舞鹤。

心境空时喜地偏,杖藜来勘点头禅。


重门锁住海心石,一剑截开冰底天。


谁记珣珉曾院宇,尚传吴越共山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