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万方皆入贡,四海久销兵。
拘士偷安计,微臣忧乱萌。
天灾常不验,时变屡空惊。
夏镇距徐方,徐关接凤阳。
玄夷书未授,苍水使相望。
根本元称重,咽喉亦虑伤。
驿小欺淩易,财殚供亿难。
虽疲邮宰力,犹失上官欢。
鼓吹连樯动,闾阎疾首看。
憔悴沿河驿,萧条古岸杨。
近年添进奉,连岁属凶荒。
官舸追呼急,胥徒匿走藏。
每岁中官出,人思答圣情。
闾阎敛愁叹,神鬼害骄盈。
不复忧天坠,何曾见海平。
厥贡元称下,荒年亦自输。
但闻鬻妻子,宁复问田庐。
水土司空职,漕渠太史书。
河决惟徐兖,萧条郡国同。
堤防年倍费,薪竹岁论功。
巨浸连天阔,横流出地洪。
闻道貂珰辈,由来为扫除。
先朝停镇守,近日典方舆。
贡采山川竭,徵输井邑虚。
悠悠去何事,独夜少为欢。
索索风枝劲,凄凄露草漙。
思来无一可,愁至有千端。
懒觉投簪便,秋应伏枕宜。
微名从渐损,病骨不堪支。
日踬骅骝步,霜催蒲柳姿。
独客黯无语,深更坐转幽。
愁心偏畏夜,颓鬓不禁秋。
国事凭黄口,皇恩眷白头。
咄咄坐遥夜,忧端不可论。
常将心问影,频使别销魂。
月矫惊弦雁,风号失水猿。
人生各有适,岂不常欢然。
荣瘁安由命,行藏敢问天。
百年恒道路,万里足风烟。
从来寥廓意,不为众人言。
白日照燕阙,黄云迷蓟原。
未陈济代略,虚负明君恩。
边风吹雁寒,雨宿黄芦下。
家鸡饱遗粒,喔喔庇檐瓦。
孔鸾尔安巢,慎勿翔中野。
风帆江上往来频,渔叟应多笑此身。
自愧无才酬圣泽,已甘行乐负青春。
疲羸未复空忘味,纲绪难条欲问津。
秋郊物物作秋容,目送横天一鹗雄。
更远更疑山隔雾,或飘或聚叶随风。
对时唯恐朱颜改,遣兴除非白酒充。
并刀射日霜华起,谁剪沧溟半边水。
千年冷浸西南天,琉璃万顷清无底。
瑶阶玉殿圣母家,春阳走碎油壁车。
何郎书画王郎酒,迟暮相怜兴不衰。
自昔忧天宁过计,只今思旧忍重披?
宣南老我巢痕觅,海上如君禊饮期。
留墨他年更成忆,改元宣统暮春时。
我车出蜀十年强,感旧情怀未尽忘。
有问老衰师为道,心如冰雪鬓如霜。
酒入愁肠恰半升,东郊林下杖枯藤。
心随夜半移枝鹊,身似门前饭粥僧。
绿树饱酣山径雨,东风初泮大河冰。
画旗吹角风参差,翩翩骑马红衣儿。
丹顶缥缨大堪布,来琛竟裹三千辎。
我闻达赖号迦叶,匹者班禅通法偈。
一夫容易缚淮阴,辟谷留侯念已深。
去伴赤松聊尔尔,后人真向海山寻。
竹光野色净祠堂,古木千章俨在傍。
矫矫先生竟何往,痴儿犹认石为羊。
羽仗霓旌去不还,空馀菊水照人寒。
至今山下无枯草,便是田家九转丹。
路转溪回草木香,有人荷笠山之阳。
定知我是金华守,笑道牧民如牧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