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养拙江湖外,鬓根已半丝。
空园歌独酌,三径苦无资。
俗远风尘隔,天高秋气悲。
望极关山远,云随野水流。
长歌游宝地,何事别沧洲。
明月高秋迥,清晖几处愁。
落照低山尽,长天急远鸿。
暗尘随马去,霜叶满阶红。
家国身犹负,容华岁不同。
冉冉在风尘,乌裘几滞秦。
一官成白首,万里未归人。
个个峰头出,年年物候新。
乘月戒征俦,婵娟伴客舟。
晚晴摇水态,风静听溪流。
色带银河满,寒生独树秋。
天涯岁暮一身轻,萍水相逢便有情。
到处贾胡讥汉使,何年燕市觅荆卿。
霜霏蓬背寒鸦色,冰带河流碎玉声。
泽国风波恨,孤帆日夕征。
山连吴树绿,江入汉源清。
鬓乱将成葆,心摇不后旌。
一苇泛遥空,桃花度绮风。
五湖孤楫里,千里片帆中。
萍酒衔春绿,霞竿垂暮红。
前渡望茫茫,舟人挽力强。
横拖风荇远,遥拽柳丝长。
潞水春犹浅,隋堤事可伤。
一篙芦花外,飘飖荡碧流。
凭谁擎柱手,乘我顺风舟?
杨柳烟初破,芙蓉露未收。
移船向亭榭,水涨小桥头。
渔舠自鼓枻,欸乃下前川。
远荡波心月,轻摇芦畔烟。
蘋开回浪合,莲动撼鸥眠。
沙岸复滩头,孤蓬泊处悠。
冲烟寒带月,听雨夜衔秋。
芦底眠渔稳,柳堤入画幽。
一枕更阑客梦回,冰声犹作浪声来。
并刀曾剪松江水,更欲从渠为剪开。
画鹢悠悠辄退飞,一程百里两程归。
天公若念羁怀恶,一夜东风便解围。
岸头猛作敲冰势,船下俄闻戛玉声。
寸进未应容退尺,要于此地卜平生。
到晓才通十里冰,颇怜黄帽叹征行。
半篙不下风霜夜,一日之间水陆程。
无复稳时村路滑,不胜危处断桥倾。
江陵五日恶风雨,知我欲行舒小晴。
渺渺云沙连恨远,冥冥烟树唤愁生。
上牢下牢险入梦,东瀼西瀼诗有声。
漠漠晴沙江水流,搴衣同上木兰舟。
白蘋风起洞庭暮,碧树云横楚塞秋。
羁客怀乡何限泪,孤臣去国不堪愁。
小舫行无车马喧,短桡轻桨破江烟。
无由远逐轩皇驾,素瑟重听五十弦。
荔枝花发暗蛮村,孔雀惊寒减翠纹。
也有北人开眼处,碧山无数插红云。
春开冬开岩下花,朝虚暮虚溪里家。
白帽渔郎衫色瘦,青裙樵女髻鬟丫。
自辞姑熟路,随意可维舟。
薄业今移姓,还家亦是游。
杯深兰梦夜,谶到县南洲。
匡山望不极,天外一孤舟。
此路无知己,他乡笑旧游。
自怀三岁字,谁念百花洲。
城郭寒空迥,舟航晚景移。
故人从此别,对酒忍相离。
漠漠孤灯远,依依去棹迟。
善画如攻诗,意到即奇警。
盖其疏俊姿,笔墨无容骋。
敛之缣楮间,咫尺万里景。
白白沿江蘋,青青连堤柳。
渔翁莞尔笑,是笑行人否。
狂飕忽卷浪如山,才过东光又逆还。
用力不知舟载重,计程惟觉路行难。
越槎轻泛天河近,郢曲遥闻下里悭。
浮萍潆曲小桥边,似荷钱,似花钿。
秋艇宜人、一路棹添烟。
三径高情来访菊,无事尔,此身前。
望断青山夕照残,飘然一叶度更阑。
波浮皓月涛声细,帘入清风露气寒。
明灭渔灯依极浦,参差雁影落前滩。
暝色布林皋,密雨散如注。
白跳水上珠,绿黯溪边树。
流云走半空,湿鸟寻归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