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翠柳千条拂晓风,乱山如迓拥晴空。
闲情缓辔蝉声里,幽兴题诗烟霭中。
野草连天望迢递,人家隔水正冥蒙。
南薰吹醒市尘愁,冉冉新凉六月秋。
夹岸绿杨蝉不息,连村青霭雨初收。
巾车迤逦苍葭渚,藜杖逍遥白鹭洲。
褰帷一东望,溟海正苍然。
浪激潮头雪,山涵浦外烟。
蓬瀛迷落日,蛟蜃幻长川。
朝来钟鼓报新晴,千丈红霓晚更明。
石径碧桃浑欲语,屋梁高燕若含情。
悬车莫问风尘恶,击壤今逢海宇清。
西台凝望远,永夜看旄头。
饮马思吞海,投鞭欲断流。
东山千里月,南雁五湖秋。
乍入江城晚,秋光能几时。
竹高霜后节,花发岁寒枝。
古砌添新藓,苍藤绕旧篱。
元亮归去来,欲与市尘绝。
何当过行轩,推窗玩新月。
历历龆年事,分明昨与今。
不因清话久,那悉故情深。
岁月且迟暮,官曹宁陆沉。
蓬蒿长门径,客到旋教锄。
稚子炊菰米,邻家馈野蔬。
浦沙云淰淰,梧竹雨疏疏。
放船秋水落,能载两三人。
坐爱清波影,轻摇白氎巾。
到门才系缆,藉草便垂纶。
□□木落寂无喧,陶鼎烟微野气昏。
几个鱼凫还作侣,数家鸡犬自成村。
松披玉粒霜前饭,梅放琼英月下门。
漠漠林姿澹不浓,日斜才见水南峰。
机声札札比邻夕,粳穗油油佃舍冬。
潦尽融□行郭索,天高沆瀣浴芙蓉。
一带环池演漾光,分明天影晃筠堂。
荷风自战□□暑,槐露平添紫砚香。
偶办蝇须疑遁尾,即看龟甲□含章。
小径逶迤渐不迷,粗营仍是古城西。
晴潮漫窦□□岛,暖絮扶春上燕栖。
白酒河桥花日社,黄螺沙市蛋家儿。
卜筑委坰野,皂盖屡回转。
缅怀幽侧深,岂惮徒御远。
村僮见客扫石屏,午窗宿雾犹溟溟。
幽寻何必谢家墩,树色岚光叠叠浑。
山鸟不猜忘机老,啼声如劝酌芳樽。
欲凭真率消长日,且藉徜徉狎放言。
六月凉生何处墩,游踪汗漫野人浑。
岩头老树摇阶影,亭畔飞花扑酒樽。
惯住山乡宜拙性,每闻樵唱喜忘言。
竹坞梅庄墩又墩,穿林散步主宾浑。
山花献彩当霞锦,荔子浮香佐晚樽。
止可闲情收野趣,勿将世事杂清言。
巍峨高阁倚山墩,径入藤萝俗不浑。
厌逐天涯违白社,欣从家圃对青樽。
不妨褦襶恣游眺,况有骚人共谑言。
清风徐来迟日妍,绛桃初发花欲然。
城西草色绿如剪,迷离遮断陌与阡。
一抹青烟绣平野,超尘域近同驻马。
认明漪夹镜,密翠通帷,中卧修虹。
竹外朱楼近,早歌残世换,镫月匆匆。
错教白头词侣,来蹑水云踪。
已孤云寺圮,艳雪楼荒,还溯伊人。
旧日通宾驿,傍青青柳岸,指点难真。
辋川画图何在,摹本认翻新。
镜奁晃碧山眉皱。
清簟疏帘消永昼。
一声柔橹曲栏斜,黄蔑舫摇秋梦瘦。
贤愚狂圣等为人,要是天君自策勋。
举世纷纷谁得妙,韩公惟许孟轲醇。
莫问庄生然不然,时中只可自随缘。
冬深江北无边报,又得安贫过一年。
古来达士尽穷空,我愧修身道未丰。
痛饮不妨歌楚些,投闲何幸伴吾侬。
一炷清香度博山,妙观不著有无间。
此心欲报难论价,放我形骸十载闲。
门在荻塘西,塘高何联联。
往昔分地利,远近无闲田。
水国信污下,霖霪即成川。
结屋芦湾浅水边,柴门阒寂自风烟。
楼头忽堕千山雨,窗外俄飞万斛泉。
深夜篝灯还下榻,故人挥麈共谈天。
背郭云庄净,孤村雁荡清。
岸回沙半出,山远雪微明。
草户连郊色,寒檐傍竹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