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制宅思前绪,轩名到处幽。


不须论梦蝶,只是合盟鸥。


北望刘琨啸,南游庾信愁。

闻道西轩整,登临识自今。


溪山虽郭外,楼殿接池阴。


旧观赵岐发,新诗尹喜深。

长忆金陵数往还,诵公佳句伴公闲。


如今不复闻公语,独自西轩卧看山。

老木不知年,苍藤已垂地。


高枝生晚阴,低枝散凉气。


好鸟时复来,鸣声似弦吹。

山下无尘枕簟凉,绿池水满即潇湘。


青蕉况有菖蒲伴,闲淡风标细细香。

小盆小石小芭蕉,水面纹生暑气消。


明眼客来时一眄,已知吾意在鹪鹩。

灵石起微云,高篁啸飞雨。


解襟散幽寂,清心见琳宇。


道人方燕坐,碧鲜照巾屦。

停停双红烛,照此清夜阑。


主人为无寐,佳客得尽欢。


玉虫落金钗,绛蜡萦铜盘。

浮云海内几西东,此夕尘襟一笑空。


已放银花开火树,更邀明月共清风。


江湖地忆他年远,松柏心知早岁同。

种花鄙弱植,种柳恶连阴。


主人种竹意,闿爽见灵襟。


猗猗复劲节,凛凛况虚心。

昔作瀛洲赏,今逢汶水春。


可怜无并色,来对始衰人。


温树遥知汉,仙桃尚记秦。

幽梦初圆昼景长,黄鹂声歇燕飞忙。


西轩过雨春云合,绿气浓薰笔砚香。

行厨晚食坐萧条,欲买锵鱼待早潮。


鼓绝山城门未掩,梦和疏雨度西桥。

容膝都卢屋一间,图书左右任披翻。
催诗急雨来迢递,吹面凉风过等闲。
生意无边庭下草,清香不断畹中兰。
水沉一炷袅晴窗,默坐无心可得降。
浥露菖蒲能寸寸,语晴新燕自双双。
只今得兔不钻纸,那用浮杯更度江。
此君与我同襟期,延致屋宅西南维。
涵濡雨露岁未半,柯叶深茂华而滋。
最爱西轩称此心,分明城市有山林。
石潭倒浸芙蓉朵,竹径斜穿玳瑁簪。
尘印荒苔人迹少,歌传丛树鸟声深。
筑得高轩配颖滨,轩中人物异常伦。
一生义气甘韦布,四海清风动缙绅。
柱倚残阳吟到景,帘钩新月醉芳辰。
华严寺里断云师,许我来题洗竹诗。
未论竿头能进步,且教节外莫生枝。
定回独夜秋声减,经罢西轩暝色迟。
握里龙蛇纸上鸾,逡巡千幅不将难。
顾云已往罗隐耄,更有何人逞笔端。
功遂侔昔人,保退无智力。
既涉太行险,兹路信难陟。
伟哉横海鳞,壮矣垂天翼。
一旦失风水,翻为蝼蚁食。
赵壹能为赋,邹阳解献书。
可惜西江水,不救辙中鱼。
结构非壮丽,可以乐晨昏。
仰荫百年树,深蟠千岁根。
粲粲朱葩敷,离离青子繁。
铁岸帆开忆去年,今年仍发冉泾船。
闲来为客真知我,老去逢灾不怨天。
嘉树半枯犹翠叶,清渠无恙自寒泉。
胜石来登宝石山,芒鞋竹杖倦跻扳。
路从涧底扪萝上,云到天边伴鹤还。
野鸟乱啼游客醉,岩花自落老僧闲。
谷满牛羊路覆莎,翠编终日倦坡陀。
寺依石角高低见,水绕山根曲折多。
风入长松零马尾,人藏病事设禽罗。
梦中得鹿本无心,觉后人亡只见金。
水出吐蕃分黑白,地穷全蜀隔幽阴。
枯肠正伴空城雀,白首更为梁甫吟。
风琴牛笛难度曲,早韭晚菘谁当肉。
笔端画饼不得饱,汁少熬鸡浑未熟。
三年楮叶太劳力,八尺鼓围竟空腹。
菜羹脱粟布襕衫,酒肉随时亦饱酣。
生理傍人那得见,泉源在我久弥甘。
此身可是陶成器,来学须教青出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