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故人连卧病,久不共高歌。
欲访寒梅信,其如雨雪何。
蹇驴无处觅,短棹数能过。
不挂羊裘系短蓬,烟波何处觅行踪。
湘山湘水应无际,君在白云知几重。
少年结客长安城,妄喜纵酒同章程。
支离老去一茅屋,枕书卧闻长短更。
友生相望止百里,寒夜寥阒无微声。
瘦筇支我上南山,才到山中分外闲。
九十日春将解印,百年心事几凭栏。
燕营一垒雏相庆,鹤舞三台仙未还。
先生家住正阳门,绕屋松声日夜闻。
大药总消头上雪,小山长带洞中云。
已知济物宜终庆,况是清时属右文。
北风吹雁渡江烟,访旧东吴晚泊船。
野水似龙争入海,大星如月独当天。
羌村梦寐青灯下,蜀道间关白发年。
柴门深入洞中开,石路崎岖半是苔。
料得故人非畏险,独扶藜杖抱琴来。
篷窗试茗当飞觞,银汉无云夜色凉。
明月满船人访戴,清箫一曲客携扬。
渡头犬吠知村近,水面荷齐得露香。
君在蚕丛,扬舲去访,西泠词友。
竟悭聚首。
怀人真令人瘦。
看凉萍散镜,卧柳阴桥,闲倚孤篷。
万卷成书逸,算古怀绵缈,知己难逢。
所思路隔秋水,门巷忆芙蓉。
阴森万木晓苍茫,路转山腰问草堂。
池涌慢波萍叶散,窗涵细雨橘花香。
读书程度输年少,中酒心情厌日长。
骤解冬棉复用棉,江城二月社寒天。
野桃漠漠一村雨,山屋冥冥半坞烟。
燕子未归风满面,马蹄不度水生川。
触热访君池上宅,草屋竹篱新板扉。
黄尘扑面日卓午,知在翰林归未归。
一春无柰雨淩侵,渐觉晴光到上林。
花草纷纷迷旧路,江山岁岁纪新吟。
娱宾只奏钧天乐,饬妓何劳缠臂金。
吾师在海上,风涛万顷深。
吾友在山中,樵径作微吟。
高山有清韵,流水无竞心。
白云茅屋隐君家,行尽村园日欲斜。
不识抱琴何处去,柴门寂寞掩梅花。
数间屋子压溪光,百十乔松列翠行。
鹤为听琴朱顶侧,鸭皆睡日绿头藏。
后园遣仆锄冬笋,隔岸寻僧度野航。
雨意方浓改作晴,杖藜野外访柴荆。
争寻桑叶占蚕熟,退立田塍避犊行。
风过沙平收鸟迹,烟浓寺没但钟声。
水国春深长绿蒲,傍溪花径集飞凫。
落英似待回风起,细雨才侵返照无。
下榻一樽留孺子,闭门三月著潜夫。
扁舟去何所,渺渺太湖阴。
依依桑梓村,拍拍枕寒浔。
飞云入遐睇,鸟道横青岑。
挟策蹑青苍,空山罕人迹。
藤萝挂悬漫,古木压危石。
仰望空翠中,霭霭孤云白。
春风反道日鸣驺,坐有书声自满楼。
冻雪生寒光照几,晴晖迎爽影侵眸。
一杯会合方开岁,十里暌违已隔秋。
青溪有九曲,曲曲见钟山。
山色长如此,水流终不闲。
却于日暮发,好趁月明还。
寒塘梅节忆招携,十里山程信杖藜。
独客路迷残雪里,故人家住乱峰西。
孤烟发处茅檐出,黄犊归时返照低。
路入柳边迷,柴门觅旧题。
地藏春树暖,云压夕阳低。
野蝶倾谁舞,幽禽独自啼。
松下迢迢一径寻,丝桐自昔喜知音。
丹青独解无弦意,曲奏薰风太古心。
江村落日过城隅,古木阴阴噪晚乌。
君去池塘空皎月,人听蟋蟀倚秋梧。
疏钟远动三更候,画角寒吹一枕孤。
携书访故人,岂惮往来频。
潭净开天镜,山昏着雾巾。
林居常扫叶,石径不吹尘。
主人留客勤,更倩山作主。
犹恐客不留,益以潇潇雨。
客一而主三,岂复有去理。
失意过友生,篮舆百馀里。
出门谓家人,十日之游耳。
生平耐作客,濡滞无远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