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遍寻山寺穿云子,归戏风波踏浪儿。


事业如斯官给廪,庐陵米贵有人饥。

护法俨神龙,诸天拥梵宫。


楼台春日丽,海岳画图雄。


浦树重重绿,园花灼灼红。

胜日须行乐,联镳过水西。


桐花嘶騕袅,松树隐招提。


碎月滩声在,披云黛色迷。

何许园林红蕊新,白门烟柳不胜春。


旧游禅客今谁在,惟有山莺似故人。

木末亭西背郭斜,宝林庵是律僧家。


春阴几日不出户,犹得闲行听暮鸦。

石子冈前霞满天,千枝杏花更可怜。


江南觅得同游侣,不是诗禅即酒禅。

万叠青山绕帝城,城南竹杖喜春晴。


游人多问华林苑,谁解长干寺里行。

横浦多名胜,乘春到上方。


岭云通佛栱,江日抱禅房。


城倚秦关壮,天连楚水长。

何处风烟接碧霄,鸡鸣山寺隔尘嚣。


冠裳共际升平会,车马偏劳故旧招。


醒后酒痕还半湿,忙来诗债未全销。

越山不似吴山秀,今寺还仍古寺基。


数里阴深松引道,一庭苍翠竹交枝。


鹤当方丈迎人瘦,僧检楞严下榻迟。

一壶倾尽马蹄遥,贪看名山逐晚飙。


处处禅房深贮月,源源泉窦暗通潮。


三千界上闲烟雨,二百年前旧市朝。

楼台矗矗阁青山,千个长松竹万竿。


城近却能辞俗驾,云闲应为护诗坛。


香前结愿成来业,方外留情恨有官。

曦轮飞上宿云收,晚出城南趣适幽。
六寺连延行复道,一溪萦绕泻寒流。
世情共喜新阳复,仙境聊成极目游。
欢谣千里庆西成,小队传呼略按行。
雨足陈根重颖栗,眼明多稼尽坻京。
灵君禅悦屏燔炙,乐岁人和喧送迎。
稻垄枫林锦缬文,秋郊乐事压芳春。
为山谷访竹尊者,介卫公寻石丈人。
午暑缓觞休北寺,夕曛趣驾度东津。
梅冈新霁后,犹似雨花年。
说法空山顶,斋心绣佛前。
江边六代寺,城上五云天。
篮舆造林口,暝色归暮田。
槁木半摇落,群峰翠回旋。
翳翳云门塔,霏霏祇树烟。
前车惟伯氏,后乘载阿连。
相携青莲界,共开白社筵。
黄梅雨初歇,红榴花正妍。
京城西北地多幽,依约江南九月秋。
湖岸草枯霜欲下,野田水落稻初收。
乡心无奈还随雁,机事相缠独愧鸥。
湖山不到每驰情,与客逢迎暂驻旌。
鹫岭飞来询慧理,龙宫吟就续延清。
僧房有竹循门见,磴道攀萝尽日行。
丛林四百见州经,尽在钱塘旧县坰。
十里湖光连北郭,千寻岩翠绕南屏。
松间幽径迎冠盖,竹里飞泉入户庭。
十里湖山绕四门,游人朝暮隘重闉。
楼台远近连郊郭,到处皆为水石邻。
四百僧居胜沃洲,北连高岭万松稠。
似将天下江湖景,都作云屏置一州。
梦里吴江过几年,重来佳景只依然。
满楼翠色千门柳,四座香风绕郭莲。
放鹤出山烟浩荡,采菱归渡月婵娟。
看花共别三茅观,再到吴山十二年。
独喜刘郎来作主,共悲圆泽已成仙。
江山几许烦招手,风月寻常欲上肩。
山灵不愠我来迟,急雨回风与洗悲。
破刹伤心公主塔,坏墙掩泪偶斋诗。
后生谁识承平事,皓首曾无会合期。
吴阊草色又新年,郭外清溪野寺连。
林积梅花明似雪,水含孤屿淡如烟。
僧闲解弄桓伊笛,吏隐偏归范蠡船。
春阴币地雨骑月,新涨拍天城枕湖。
有时轻赍就箬艇,想见练带悬薇壶。
茶烟寺寺水杨柳,村瀑崦崦山鹧鸪。
圣化接万泉,清净隔尘土。
天风飒然来,云黑势欲雨。
长河波浪阔,绝巘松杉舞。
言访丹棱沜,车停似舟泊。
安得渔钓终,尽解情爱缚。
聚谈互出奇,有酒独亦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