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此日登高处,千岩锦树稠。


无人嘲落帽,有客赋悲秋。


忽忽尘中老,匆匆物外游。

兵卫森画戟,燕寝凝清香。


海上风雨至,逍遥池阁凉。


烦疴近消散,嘉宾复满堂。

外学宗硕儒,游焉从后进。


恃以仁恕广,不学门栏峻。


著书裨理化,奉上表诚信。

诸侯崇鲁学,羔雁日成群。


外史刊新韵,中郎定古文。


菁华兼百氏,缣素备三坟。

居人未可散,上客须留着。


莫唱阿亸回,应云夜半乐。


诗教刻烛赋,酒任连盘酌。

宵清月复圆,共集侍臣筵。


独寡区中学,空论树下禅。


风多秋晚竹,云尽夜深天。

拜稽同上国,尊攘赖贤王。


望阙思龙衮,飞云动鸟章。


闭关三日后,化逆两阶旁。

积翠三天迥,飞梁百尺横。


星河浮玉砌,云雾揽金茎。


羽客青泥饭,仙人赤石英。

振锡千林暮,移尊片月秋。


不辞青嶂远,聊共白云游。


洗钵花台静,悬灯竹径幽。

积水湖天合,泠泠帝阙西。


逶迤云色净,掩映日华低。


凤吹临高岸,龙舟出大堤。

紫殿衣冠肃,玄宫剑玺遥。


天回群后集,地迥百灵朝。


文字垂羲画,声歌咽帝韶。

缥缈丹梯此共登,侧身云壑拟飞腾。


天连沧海悬孤屿,人立青霄最上层。


望气几年逢尹喜,传衣何处是卢能。

上客东吴彦,芳樽修竹林。


飞觞催染翰,列炬耀华簪。


蕉叶暮阴合,薇花秋序深。

山人避俗野园开,宪府邀欢载酒来。


浮杯岂让山阴会,授简还徵邺下才。


暂遣闲云依绂冕,更呼明月照池台。

客到孤城暮,亭开万水边。
晴虹标野渡,岩雪动平川。
吾爱沧浪曲,谁听白石篇。
逢辰移桂棹,命赏接蒲觞。
岸挟潮声上,江连雨色凉。
兰香馀晚沐,莲唱倚新妆。
近闻甚得湖山乐,惜不与之同一游。
莫问石城来艇子,却思箫管在扬州。
枕边蝴蝶高楼梦,扇底芙蓉小院秋。
背郭灵岩境最幽,翛然暑气到全收。
孤峰巀嶪耸丹壑,旷野苍茫惊素秋。
政暇不妨随胜会,调同常拟续仙游。
砧杵秋将半,新情夜色良。
举杯同问月,今夕各他乡。
客里萍踪合,尊中桂子香。
陋巷联綦履,临风一赋诗。
群才俱上客,高会即西池。
意气看兰玉,盘餐有栗梨。
探幽扶竹杖,徐步访山房。
塞雁冲寒色,篱花傲雪黄。
初冬明日立,凉夜五更长。
沧江寒色落蒹葭,谢客群游感岁华。
无那霜风吹白发,不妨尊酒对黄花。
挥弦流水期钟子,满坐知音是伯牙。
新秋爽字粤南先,逸士披襟水石边。
白昼飞来云满径,清阴坐看竹参天。
分题立马惭枚叟,作赋冥鸿羡仲宣。
秋风怀古旧城边,一望川原思渺然。
绿野堂烟空宿燕,天津桥废不闻鹃。
尚书故里寒云外,乔木人家夕照前。
两鬓西风吹断蓬,杖藜扶病着秋容。
菊花浑似诗人瘦,山色不如归兴浓。
紫塞一杯桑落酒,彤廷五夜未央钟。
水郭曾开半亩阴,樵苏渔父递相寻。
何期二仲联骖过,并作三高击唾吟。
畹砌光风兰茁玉,树头烘日荔垂金。
群贤依薄宦,共向山中居。
礼义作模范,文章特绪馀。
见我每直遂,劝我稍迂纡。
少年努力在三馀,暇日那无水石俱。
自昔空传盘谷引,只今何似辋川图。
伴人寂寞为鹇客,登俎横斜有蟹奴。
栏楯相望咫尺间,翻沟送水助潺潺。
王家传里乌衣巷,梦得诗中碧玉环。
好看画船来泛月,何须蜡屐去寻山。
比屋弦歌说此间,诗来清似玉潺潺。
论交有道须簪盍,经世无才敢辄环。
剡上最怜分一曲,海边空自说三山。